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 章节正文阅读

516 戴罪立功(2 / 2)

作品:《不明不清

可麻烦的是皇帝一上来就抓住了自己的命门,独子!这时候就没法再想那么多了,要是连沈泰鸿也牵连进去了,就算一个字不招,保住了宁波同乡又如何呢?沈家都没了,他们的死活还重要吗?

“好一个大明所产之物皆有贩运,是不是也把火炮算了进去?”

陈炬是接到了皇帝的密信才知道江浙要出大事,赶紧坐着海军的交通艇顺江而下,出了长江口横渡杭州湾从定海入甬江直达的沈府。

密信上写得很清楚,有一伙山西商人在广州通过三十六行秘密购买了几十门火炮,再通过宁波商人用船运往了日本长崎。私贩朝廷禁榷货物出海已经是死罪了,火铳火炮更是朝廷重器,罪上加罪。

但这还不算完,火炮最终并没被当地大名或日本幕府拿走,而是再次装船,趁夜出海,横渡对马海峡,绕过大半个朝鲜,最后停靠在了朝鲜铁山港。

这批火炮到底是朝鲜人买的,还是通过朝鲜人卖给了女真人,现在还没搞清楚。但有一件事已经很清楚了,这伙山西商人和宁波商人犯了重罪,两条腿连同全族的无数条腿基本全都踏入了鬼门关。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办理起来就非常简单。无论是让南京锦衣卫或者守卫皇陵的禁军出手,还是派遣海军南下,到了宁波按照名单挨个抄家拿人也就是了。

可皇帝在密信里提出了一个更复杂也更彻底的要求,人犯先不抓,军队也先不派,而是让自己秘密前往宁波找沈一贯面谈,尽最大可能说服其成为耳目,把这伙宁波商人与山西商人勾结走私火炮的详情打探清楚。

皇帝想干什么陈炬能猜到,一网打尽以绝后患呗。如果现在抓人,很可能会打草惊蛇,无论南京的禁军还是天津卫的海军都不太熟悉宁波当地情况,甚至找不到具体人家,必须要依仗当地官府协助。

只要和当地官府一通气,百分百会走漏消息,然后能不能抓到人、抓到的是不是活人,都成了未知数。皇帝显然不打算抓一堆尸体和一问三不知的废物,所以才有了这番布置。

至于说利用沈泰鸿逼迫沈一贯的办法会不会奏效,陈炬可以很负责任的回答,太有可能了!同时也要在内心深处很鄙夷的骂一句,太缺德了。

这位皇帝越来越不像当年木讷憨厚的太子,哪怕脸上还带着傻乎乎的微笑,但笑容后面藏着的全是阴险、狠毒和无耻。为了达到目的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各种下三滥的招数层出不穷,离圣贤书上的君王标准渐行渐远。

不过在得知有山西和宁波商人私下里向敌人贩卖火炮时,对皇帝的鄙夷和厌恶又被对官员们的极度失望所掩盖了。有道是恶人还需恶人磨,面对这么一群吃里扒外的东西,把圣贤书翻烂了,好像也找不到有效制衡的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