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 章节正文阅读

282 该攻还是该守(2 / 4)

作品:《不明不清

“以前可能不重要,现在和以后会越来越重要……举个例子,朕的海军需要使用很多大炮做为武器,让大炮发射弹丸需要火药,一场战斗下来可能会耗费几百斤甚至几千斤。

制作火药需要硝石和硫磺,这两样在大明都不是很多,而在日本不光很多还很便宜。用我们的瓷器、丝绸、茶叶,去换日本的硝石和硫磺,等于是把自己家里没什么大用的东西和邻居交换来了有用的东西,明显是赚的。

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各自有各自的特产,有些是我们必不可缺的。想进行交换,通过陆地比较难,只有大海才能提供可能性。

我们的祖先有句话说得好,故步自封。世界那么大、国家那么多,别人都在干什么我们多少也要了解一些。

假如有一天佛郎机人的国王也派了几艘和黑帆船一样厉害的战舰,突然出现在广州港甚至天津卫,大明就会变成日本,处处挨打无法还手。

同样道理,想去世界各国看看,走陆路还是没有走大海方便。既然好处多多,又对江山社稷无害,为什么就不能试试,非要当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呢?”

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可陆地面积同样庞大,且物产丰富。这就让生活在上面的人群对大海没有必然需求,甚至产生畏惧。

王承恩如此、王安如此、叶向高也如此,包括当年的李贽、徐光启、李之藻、赵士祯、袁可立、袁应泰等人依旧如此。想改变这种固有观念,除了说服之外最管用的就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