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邀请沐英、蓝玉来福建,观摩新军!(2 / 5)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乡土村社建成后,大明已经很好了。

反正,他当农民,当皇帝,遍观史书,也找不到,超越乡土村社建成后的朝代。

不想折腾,也不敢折腾。

刘基那个老东西说。

建成乡土村社,极大遏制土地兼并,大明至少有五百年国运。

不错了。

老四的雇工身股制当然好。

很多生活在城池内,不种地的百姓,都会因此而富裕。

配合乡土村社,财富更会分散流入各个群体。

不会被少数不纳税的群体大量攫取。

可全面改造民间商业,折腾力度太大了。

他怕朱家天下,像杨家天下,二世而亡。

“老四太优秀,太聪明,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现在咱还庆幸,标儿没老四这么优秀,也没老四这份胆大包天的折腾劲儿,就在刚刚,标儿找到咱,说了对此事的态度。”

标儿建议对民间议论冷处理,往后尽可能少提及福建雇工身股制,多传播福建乡土村社的最新好消息,推动天下对乡土村社形成共识。

对朝臣,暗示这只是老四为出海在福建做实验。

朝廷不会,也不想将此推及天下。

……

其实有些事情。

他对秀英也没说过。

老四表现的越来越优秀、出众时,他曾不止一次想,要是把大明江山,交给老四会如何?

可现在,即便有这个机会。

或许,他也不敢把江山交给老四。

身为皇帝,他得对大明百姓负责。

身为父亲,他也不想老四到头来,落得隋炀帝那般下场。

史书都在批判隋炀帝。

可身为皇帝,接收了历朝历代一些不对外公布的文献,这些文献清晰显示,隋炀帝其实没有那么不堪。

就是太聪明,太能折腾了。

但凡少折腾,牟足劲,只干一两件事,都会成为一位名垂青史,举足轻重的皇帝。

“咱倒不是担心朝中和民间非议。”

只要他朱元璋活着,无论谁都翻不了天。

“咱是担心,老四摊子铺的这么大,折腾的这么大,在福建就狠狠栽跟头,同时,又想让老四在福建栽个跟头,咱们护着,他栽跟头也无妨,可就怕他出海后,太折腾,狠狠栽跟头……”

那时,他和秀英在还好。

总能予以支持。

可就怕他和秀英不在了。

谁来给老四当后盾?

兄弟间再亲,也比不上父母。

“现在,你知道咱多纠结了吧?”

马秀英不由笑了,“老四要是知道你这番心思,应该会愿意给你洗脚的。”

“咱是为了这嘛!”朱元璋气的瞪眼。

随着朱元璋、朱标对雇工身股制暗示表态,朝中风波渐渐平息。

很多官员,备受鼓舞。

把此事,当成对朱棣的首次胜利。

……

蓝府。

沐英带着家眷,受邀来蓝府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