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培养日奸,匍匐跪拜!(3 / 3)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朱棣看看众人。

见大家都想去鸡笼屿看看,随即答应:“行,今年咱们去鸡笼屿过年。”

……

直到朱棣一行人消失在视线中。

夫妻二人才收回视线。

李渔扭头向后看了眼,很多百姓跟着送出城,笑着感慨:“这一战打赢,姐夫可给你打下了一个好底子。”

闽县本来就富裕。

丈夫跟着姐夫,全歼倭寇大胜,闽县上上下下,对丈夫的支持度和好感都前所未有之高。

就是姐夫自己主政的建安,都没有这么高的民意。

她甚至怀疑。

姐夫当时坚持打这一仗,就有给丈夫打出一个好民意基础的目的。

“咱们可不能让阿姐和姐夫失望。”

徐辉祖笑着点头,视线再次看向朱棣离开的方向。

……

“燕王殿下……”

队伍行进中,后面突然传来声音。

朱棣等人扭头,就见五个倭寇读书人骑马靠近。

朱棣招了招手,附近亲兵这才放五人靠近。

五个倭寇读书人抵近后,坐在马背上行礼,朱棣摆了摆手,“边走边说吧。”

五个倭寇读书人,是审问俘虏时,意外发现的。

对方穿着儒衫,想不引起他注意都不行。

留下这五个倭寇,他也是有深意的。

他对倭国有些特殊想法,当然,能不能成,现在还不清楚。

管他呢。

反正就当是一步闲棋。

即便不成,五个汉话说的很溜,而且还满肚子知识的倭寇,也可以利用起来,帮着推行乡土村社。

有小心思?

杀了便是。

他还会怜悯同情几个倭寇?

小早川仲业并不知朱棣心思,恭敬道:“燕王殿下,我等在来福建前,听说燕王来福建是推行一个叫乡土村社的政策……”

跟随神田孝信到了鸡笼屿后,他们听闻此事。

不过,陈祖义对乡土村社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

但已经勾起了他们的好奇。

中原天朝的任何政策,都值得他们倭国研究。

何况,还是这位最优秀皇子提出来的政策。

“我等知道的不全,不知殿下能否为我等解惑?”

朱棣瞥了眼,唇角笑意一闪而逝,“这不是什么秘密,没什么不能说,等到了建安,你们身为俘虏,还得拿起锄头,帮助我建设乡土村社,做不到的,对我没用的,我会直接杀了你们……”

小早川几人脸色微微泛白。

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随后朱棣把乡土村社内容阐述给五个倭寇。

听完后,五个倭寇全都惊呆了。

朱棣瞥了眼,也不理会,和蒋进忠几人自顾自骑马走在前面。

许久后。

大野一郎率先回神,感慨道:“不愧是大明最优秀的皇子,大明也不愧是天朝上国……”

他们倭国,几百上千年,也基本没有实现类似中原这种高度统一。

而大明的治国理念,已经出现了更新的变化。

乡土村社一旦在整个大明建成。

大明皇权和以往的皇权,本质就不一样了!

小早川仲业郑重道:“咱们现在虽然是俘虏,但也是学生,去了建安后,一定要掌握乡土村社,然后带回国内,改造咱们的国家!”

大野一郎四人面面相觑。

学习自然是没问题。

可能改造他们的国家吗?

整个岛上,有一个真正能做主的国家吗?

而且,怎么改造?

土地都是大名,以及像他们这种豪强的。

难道,带着百姓造反?

……

“殿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蒋进忠说着,扭头看了眼后面凑在一起的小早川五人。

朱棣笑笑,“无妨!”

他想试着能不能培养几个日奸。

他不会穷大方。

……

福州城南门三十里外。

叶茂站在一座凉亭内张望着通往闽县的官道。

看看左右。

除了几个心腹,再无一人。

与几日前,燕王经过福州时,大小官员、士绅豪强站在身后,完全不同。

此刻,福建同僚们躲得远远的。

生怕被他牵连。

士绅豪强们,自顾不暇,惶惶不可终日,据说,都跑去建安,等着燕王折返建安后请罪。

总之,随着闽县大捷。

他身边就变得门可罗雀了。

……

嗒嗒嗒……

阵阵急促马蹄声传来。

叶茂回神时。

派出去的心腹已经翻身下马,小跑而来,“大人,王爷已经在前方十里了。”

“快!快准备!”

叶茂扭头吩咐一声。

然后走到官道中央,一咬牙,匍匐跪在路上,静静等着……

在福建的乡土村社建设不会特别细写,大概三年时间,会用两三章,抓重点描述一下。

然后就会直接跳到洪武十五年,回金陵,北征灭元这个剧情。

最后,再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