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朱四郎!朱四郎!今天是属于朱四郎的一天!(2 / 3)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他们在乎的,混球老四就不在乎。

当父母的,谁家有这么个逆子,谁才能体会到,到底有多难受。

朱元璋有些心累,摆了摆手,吩咐:“咱知道了,你下去吧。”

……

李文忠蹑手蹑脚走进来,看朱元璋靠着椅子,仰头闭目,不由暗笑。

四郎科举放榜都不回来。

他倒是能体会舅舅此刻的心情,多么糟糕。

忍笑,开口:“陛下,辽东卫指挥使丘福送来了阶段性总结汇报。”

闻声,朱元璋蹭一下坐直,招手,“拿来,咱看看!”

李文忠忙把折子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反复看过后,满意笑了,“咱认为,丘福提议,普通将士佩戴无杠镶金边肩标的提议很好。”

“臣也是这么觉得。”李文忠笑着附和。

他早断定,只要有利于激发将士效忠之心的建议,陛下一定会采纳。

朱元璋看着折子,略微沉思,说道:“丘福现在是卫指挥使,三道杠已经不合适了。”

“你们大都督府,除了制作满足丘福卫所有人的肩标外,议一议,更高级别将领的肩标,该如何设计。”

“在丘福麾下将士,返回辽东前,把这件事办妥。”

“臣遵旨!”

目视李文忠离开,朱元璋又拿起丘福的折子,看着,唇角泛起笑意,念叨道:“快半年时间了,前半年都是好事,混球老四要是再能给咱考个秀才回来,那就更好了。”

……

“父亲,口技事件的带头者,是朱四郎。”

病榻前。

吕氏挺着个大肚子,看着皮包骨头,宛若干柴的吕本,眼睛红红,咬牙说道。

她父亲这条命,好不容易才从阎王手中抢回来。

可饶是如此,好好一个人,经此折腾,也不知折了多少阳寿。

咳咳……

吕本一激动,连连咳嗽。

吕氏忙起身,吕本抬手制止:“为父死不了,你肚子里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好好坐着!”

平缓些情绪后。

吕本松垮垮的脸皮,抽搐着,深深凹陷的眼眶内,仿佛有两团鬼火闪烁,紧盯着吕氏,咬牙询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朝中很多人在调查。

他们吕家也在调查。

圈定的范围越来越小。

但始终没有确定这个人到底是谁。

“是前些天,太子爷在女儿寝宫,无意间说漏嘴……”尽管屋内只有父女二人,可吕氏声音十分低,“太子告诫女儿,不准告诉您……”

“为父明白,为父明白。”吕本点头。

平缓许久,才松开紧紧捏着被单的手,“你回去告诉太子,过几天,我就去北平。”

“父亲你的身体……”

吕本摆手,“若不是要等张榜,亲眼见证朱四郎落榜,为父早动身北上了。”

皇帝隐现杀机。

多留一天,可能就多一分危险。

朱元璋一个不高兴,可能就会想起他对太子做的事情。

去北平更安全。

他要活着!报仇!

吕本看向吕氏的肚子,叮嘱:“你肚子里的孩子,是你的依仗,也是咱们吕家的依仗。”

“我有生之年,如果报不了这奇耻大辱之仇。”

“等太子登基后,就要靠他这个皇子,为我报仇了。”

吕氏不由眼睛发红,点了点头。

她的儿子,肯定是无缘当皇帝。

可太子爷登基后,她的儿子就是亲王!

羞辱一个庶民朱四郎,足够了!

她要让朱雍鸣、朱祈婳看着,他们的父亲,是如何被人羞辱!让朱四郎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丢尽颜面。

这比杀了朱四郎都解恨。

太子爷难道,还能为了一个手足兄弟,杀了亲子不成!

大不了教训一顿罢了。

……

翌日清晨。

秀才考张榜日。

早朝结束。

百官以最快速度回到官房。

“去应天府衙外等着!”

“看朱四郎有没有考中!”

……

几乎所有的官员,在回到官房内,都第一时间调遣服务他们的小吏出宫打听消息。

自从吕本挨了五十板子后。

这届院试考,就成了朝堂禁忌话题。

大家虽然一直眼巴巴紧盯应天府阅卷进度。

可无一人打听消息。

就连皇帝,都为了避嫌,也在等张榜日。

与百官差不多。

朱元璋下朝后,就直奔马秀英寝宫,一只脚踏入殿门,就迫不及待询问:“派人出宫了吗?”

闻声,马秀英从里面走出来,没好气笑道:“派了,派了好几波,明霞都被我派出去了。”

听闻派人了。

朱元璋索性转身走到殿外,站在殿门外等着,小声念叨:“要是不给咱考一个秀才回来,看咱怎么收拾你!”

……

应天府衙外。

天刚亮,就已经人山人海,聚集了好多人。

一辆马车在人群外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