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作品:《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李多鱼和陈文超用抄网,将活水仓的活虾舀到了拖拉机后斗上,直接运到鳗鱼厂那里去。

如果真如李多鱼说的,这里要是有虾的话,那两人拼一拼,哪怕不用养海带,兄弟两人是有可能会提前迈入万元户行列。

钓鱼船上,石头忍不住问道:“鱼哥,咱们这么多船来捕捞,会不会两天就把虾给抓没了?”

也有人喊道:“大家抓虾的话,最好别用起网机,这东西会压到虾,弄死了就不值钱了,大家直接用手拉。”

想到这,李多鱼不禁有些感慨,他还记得,当年他从牢里被放出来后,下沙村大多数海域和滩涂,都让王家兄弟承包给外面的公司了。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运输过程中导致的死亡,而水花和小兰也跟着拖拉机前往了鳗鱼厂。

趁着下一次收网的间隔,李多鱼率先拉了七八条船回岛上,而二哥李耀国还有清光、以及老李、水花姐和小兰也都在。

“水桥,现在没那么多现金,过两天,你本人亲自拿这张纸到鳗鱼厂那边,找我二哥李耀国领钱。”

“卧槽,真黑啊。”

而作为村主任,李多鱼看着村里人慢慢变富,日子越过越好,也就非常有成就感。

老陆瞥了眼自家这个上门女婿,突然有点后悔,答应给他钱了,要是让他攒到钱后。

等大家都放完渔网后,那些摇橹的小舢板,抗风浪比较差,他们放完网后,全都聚到了大船旁边。

李多鱼这艘钓鱼船上,也聚集了十多个人,李多鱼跟老陆他们坐在甲板上,打起了“八十分”。

前段时间,刚跟他说,只要燕燕有了,就带着他一起赚钱,没想到,两个月不到,就直接怀上了。

黑夜中。

就这一船的虾,一成收入也是不少的,张元盛思考了番,当场答应道:“行,那就先给我一成。”

看着那一筐筐海虾,米老头心在滴血啊,每斤哪怕只赚五毛,这么多海虾,他少说也能赚个几百块啊。

石头微微一愣,觉得鱼哥这话讲得很有道理,好像是自己想太多了。

只能在外围拖,好几次刘运尝试着靠近,立马就有渔民用手电筒给他打信号,并大声喊道:“这里我们下网了,你到外面去拖。”

这一晚。

“这样吧,我先给你一成,另外两成,等孩子出生后,我再一并交给你。”

最终新鲜的大虾,每斤的收购价是三块,而活着的海虾,能用来做亲虾的,每只则是四毛五收。

而李多鱼也打算靠这几年完成前期的资本积累,为接下来的大规模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们只能把那些最大的虾挑出来,放在活水桶里,剩下个头比较小的,就只能放在箩筐里。

“陈家村的陈水桥,海虾34斤,合格的大虾75只,总共一百三十五块七,直接算一百三十六。”

可这些人嘴巴说归说,见越多越多的渔民说自己的渔网全是虾后,屁股就跟坐在带刺的坐垫上一样,连牌都没兴趣打了。

刚才那几个老渔民也忍不住去偷偷看自己的渔网。

李多鱼哼道:“小超,现在可是我们公司二号员工,身价可高了,今晚救一个的话,收费是三十块。”

“发财了,发财了。”

李多鱼笑着回道:“被我们抓没了,总比被别人抓没了好吧,管他那么多做啥,咱们先把钱赚了,揣进自己口袋再说。”

而这一批的大虾品质特别好,不管是死虾还是活虾,李多鱼全都收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