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拯救白海豚(2 / 2)

作品:《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见海豚在舢板船周边绕着圈圈,张明生从桶里面抓了只大章鱼,丢在了那只刚刚获救的白海豚面前。

白海豚张口把章鱼给吞了下去,并发出了愉悦的“嘤嘤”声。

见有人类投喂食物,剩下的白海豚瞬间全围了过来,并露出了头部,发出了嘤嘤声。

陈文超笑道:“千万别投喂太多,不然它们真有可能会赖上你。”

陈文超收张网的那段时间,就经常投喂这些白海豚,结果这群海上街溜子,三天两头就跑来找他讨吃的。

见这么海豚向他讨食,张明生眼睛瞪得老大:“没有了,都还没开始收网呢,哪有海鲜喂你们吃。”

白海豚绕着舢板船好一会儿,随后还是离开了,为了照顾这只被渔网缠绕的海豚,这个族群已经一两天没进食了。

白海豚离开后,李多鱼将那些破网捞了起来,这玩意要是落在海里的话,绝对是海洋生物的噩梦。

有专家曾经统计过,一张落在海里的破网,杀伤力比在渔民手里还要恐怖的多。

绝对是海洋生物的坟场,且最恐怖的是,它是长年累月的,哪怕坏到不成形状了,照样还是能困住各种海洋生物。

所以李多鱼一旦看到有破网的话,就会第一时间将其捡走,对他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

可相对遗憾的是,哪怕在后世,大多数渔民并没有这种潜意识。

李多鱼去过不少渔村,大多数码头都是脏乱差的,到处都是塑料泡沫和塑料垃圾,很少见渔民会主动清理。

大多都是各扫门前雪,公共区域的,除非当地村委有组织,不然根本就不会有人去打理。

相反那些赶海主播的,还是不错的,不管赶海有没有造假,但至少传播了一些正能量。

可这种事情说到底,还是当地的组织部门没有尽到义务,李多鱼也算是活了两世的人。

他对底层人民更为了解,非常清楚,他们是一种“非常被动”的生物。

尤其是农村这种地方,要是没人指挥他们的话,肯定是你看我,我看你,然后都不会主动的那种。

明明大家也都想把环境弄好的,可就是都拉不下面子,去当这个好人。

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当“雷枫”做好事。

背后肯定也会有嚼舌根的人,把你说成傻叉,说你肯定有所图,有目的。

反正做好事,不一定会有好的反馈,搞到最后,大家干脆都不去做,也不愿当这个出头鸟了。

不过,要想打破这种局面也很简单,李多鱼利用村委的权力,定了一个规矩。

那就是每个月组织村民,对码头进行大清洗,还有清理岸边的垃圾,每年给码头进行一次清淤。

问题立马就解决了,可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村干部都不愿去处理。

其中的弯弯绕绕,自打他当上村主任后,立马就明白了,毕竟太干净了,不符合村干部的利益。

白海豚离开后。

李多鱼来到了放网的地方,将那个浮标先捞了上来,将网绳挂在了起网器上面。

随后启动了起网器,随着隆隆隆的声音响起,粘网从海底被起网器拉了起来。

大家几乎不怎么需要耗费力气,只需将海鱼从粘网上取下来就行。

看到起网器后,姐夫张明生羡慕道:“这个起网器是真的好用啊,我们村到现在都还用手在拉网。”

“姐夫,我认识那个机械厂的厂长,要不要回你们做波宣传,可以贷款买哦。”

“还是算了吧。”

张明生苦笑着摇了摇头,他前几天,才刚回上港村一趟,本想叫他爹娘来担担岛过年。

结果,他才刚到家,那些亲戚就闻风而来,把他骂得那叫一个惨,现在他在村里的名声非常的臭,水花的名声更臭。

除非他真赚到大钱了,否则这个上港村,他是回不去了。

随着起网机,不停把粘网拉上来,陈文超和姐夫两人也开始把海鲜从网上解下来。

可能是东甲礁很少渔民来的缘故,资源真的非常好。

第一条,上来的海鱼就挺大的,两斤左右的黄脚立。

过年这会,这种鱼也跟着水涨船高,一斤能卖到五六毛。

第二条则是油斑,被拉起来时,鱼肚已经被挤压出来了,肚子鼓得就跟一颗球似得。

油斑并不算贵。

李多鱼也懒得抢救它了,粘网几乎每隔一米都有鱼获,夸张的时候,整片粘网全都是海鱼。

没一会,他们带来的箩筐,就装了半箩筐的海鱼。

小超和姐夫两人解鱼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起网机上鱼的速度。

“多鱼,鱼太多了,让机器慢一点,快跟不上了。”

“可以,那先休息会。”

就在此时,站在船头的李多鱼看着前方的粘网,好像捕到了一整群的海鱼。

虽然大多都是银色的,但肚皮那块,还是有些发黄的,李多鱼眼睛瞪得老大,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已经可以确定是什么鱼了。

“不会吧,运气这么好。”

难不成,重生后,真的有幸运加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