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水产研究所来人,采蚝苗(2 / 4)

作品:《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六七两的鳗鱼味道也很不错,就是咀嚼的时候,细刺会明显一点。

对于一个鳗鱼养殖户来说,一条鳗鱼养得越重,收益也就越高,毕竟后面就是育肥。

前世,鳗鱼养殖业经历了好几次大起大落,最后出口转内销后,为了打开国内市场,价格就只能往下压。

可价格越往下压,利润肯定变少,鳗鱼就只能越养越大条,直接导致烤鳗鱼的口感和体验非常差。

李多鱼在榕城也吃过好几次鳗鱼饭,体验并不是特别的好。

用的不单是欧洲鳗,

且还是大鳗鱼,刺比较多,吃起来也非常明显。

且还有商家混淆概念。

说大鳗鱼口感更加Q弹,吃起来更有味道。

然而消费者也不是傻子,

被区别对待还是能感受出来的。

最终鳗鱼出口转内销的市场非但没有打开,反而口碑越来越差了,导致很多鳗鱼厂倒闭。

李多鱼也正是因为鳗鱼厂倒闭,没法继续给老板打工,这才去养殖海带和生蚝的。

李多鱼打算过几天。

就去找水产品加工厂,将这些鳗鱼做成烤鳗鱼,再卖给陈元素和安经理他们。

毕竟目前国内还是有不少野生鳗鱼的,如果只做活鳗的话,没那么大竞争力。

在这个年代,大家更想吃的是蒲烧鳗鱼的味道。

就国内目前的购买力,烤鳗鱼的定价不可能太高,这两万条鳗鱼,自己估计赚不到多少钱。

不过,钱少赚点没啥。

重要的是开心。

当然又能赚钱,又能开心,那是最好不过。

前世,李多鱼给人打工时,就一直很不爽,凭什么出口到国外的,就都是最好的,给自己国人的,全都是普通货色。

后来当了老板后,这才明白,原来这叫市场规律,谁有钱,肯定就是吃最好的。

就目前的国情来说,好东西自然是出口赚外汇去了,像他这种把好东西留给国人的,反而算是异类了,属于没法被理解的存在。

见二哥无聊的样子,李多鱼买了两瓶啤酒一些花生跟他喝了会,听他吐槽了老半天后。

这才离开鳗鱼厂。

他打算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再到镇委那边去,找陈书记问一下那个起网机的事情。

可才离开鳗鱼厂。

李多鱼就发现满是竹竿的生蚝田里,有几个戴草帽的白衬衫,正在拉他的生蚝。

李多鱼自然知道他们是谁,担担岛这些人渔民,根本就不会那样打扮。

李多鱼开着舢板船,直接过去找他们,船才刚刚靠近,李多鱼就笑着喊道:

“这么明目张胆地偷生蚝,就不怕我把你们都给抓起来啊。”

听到声音后,那艘小船的人纷纷朝他看了过来,有个年纪比较大的研究员,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