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四十四章 惊喜(2 / 2)

作品:《大明国士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同时将矛头对准了郑和船队。

宋青望着陈堪手指的地方,突然福至心灵。

“侯爷的意思是?”

陈堪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淡淡的说道:“对于敢于挑衅大明天威之人,本侯的态度一向是赶尽杀绝,如果光是杀穿海峡救回郑和的话,那本侯这一次大老远的过来图什么?”

听见陈堪的言外之意,宋青的心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

忽然将手指指向另一个叫做马六甲的城市,颤声道道:“侯爷,末将发现马六甲和海峡的距离,也不算远啊。”

马六甲,正是满剌加的首都。

相比处于苏门答腊岛核心地带的勃林邦,马六甲这座城市位于马来半岛的西南角,距离海峡更是仅有数十里的距离。

两座城市一南一北,直线距离最多不会超过六百里。

见宋青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陈堪不由得微微颔首:“这么近的距离,若是不做点什么,岂不是显得我大明无能?”

宋青咧嘴一笑,问道:“侯爷打算怎么做?”

陈堪收起海图,面上带着一抹狭促的笑意,淡淡的说道:“本侯听说过一句话,叫做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火力覆盖。”

此言一出,两人顿时相视一笑,颇有些狼狈为奸的味道。

没错,陈堪打算去苏门答腊和满剌加这两个国家的首都逛上一逛。

满剌加和苏门答腊这两个国家,一个占据了马来半岛,一个占据了苏门答腊岛,两国都是人口过百万户,拥兵超过二十万的大国。

如果是在大明周边,像这样的大国,绝对是有能力和大明掰一掰手腕的。

可惜,这两个国家孤悬海外。

自从宋末之后,便再也没了吸收先进的中原文化的机会,所以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尽管是人口众多的南洋大国,但国内的生产方式和战斗方式都还非常原始。

这一次,若非是两个国家联手封锁海峡,据天险而守,让郑和无处下嘴。

但凡他们让郑和深入海峡中段,以郑和船上的火力,早就好好的给他们上一课了。

当然,郑和手中的火铳落后,弹药耗尽,也是他不敢深入海峡的一大因素。

好在现在也不晚。

陈堪来了,不仅带来了一万五千人的大军,还带来了数百门洪武大炮。

最先进的遂发火铳更是人手一支。

都是火器局最新研制出来的先进的火器,打一些猴子一般的土着军队,还不是砍菜切瓜一样简单。

待郑和回到国内,他的船队之上也会换上最先进的火器,届时,才是大明真正纵横四海无敌的时候。

得知了陈堪的战略意图之后,宋青整个人都忍不住有些颤栗起来。

攻入敌国首都,功劳不亚于灭国。

一旦陈堪的战略意图能够成功实现,他宋青也将跻身于大明当世名将之列。

要知道大明现在的将领,还没有过独自领军攻入他国首都的先例。

就连朱能打安南,也是带了张辅盛庸之类的一大堆名将过去,更是有着西平侯沐晟这位绝世帅才作为策应。

见宋青激动起来,陈堪又饮了一口烈酒,随即淡淡的问道:“这场仗,若是让你来打,你会怎么打?”

宋青一愣,见陈堪语气随意,但表情却是无比的认真。

当下便明白过来,这是侯爷在考验自己的军事才能。

所以他没有选择第一时间作答,而是看着海图沉思起来。

陈堪也不催促,他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他超越时代数百年的眼光摆在这里,宋青说出来的方案可行或是不可行,他还是能分的出来的。

更何况他早在北京与丘福划分朱能去世的权力空白之后,便有意抬举宋青为福建镇守使。

福建镇守使这么高的位置,可就和他做观海卫指挥使不一样了,能力与背景缺一不可。

观海卫指挥使这个职位,虽然也算是半只脚迈入了大明高级将领的阵营里面,但终究只是一卫之长。

而到了镇守使这个级别,那就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可总理一省军务

即便是比之陈堪身上那个北京留守的正职也差不了多少。

甚至从品级之上来说,已经和陈堪这个北京留守平级了。

沉吟良久,宋青终于有了稳妥的方案。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陈堪,拱手道:“大帅,这一仗若是让末将来打,末将会选择分兵!”

“分兵?”

陈堪脸上露出饶有趣味之色,笑问道:“咱们可只有一万五千人,而苏门答腊和满剌加都是拥兵超过二十万的大国,你打算怎么分兵?”

听见陈堪的疑问,宋青胸有成竹的回答道:“正是因为如此,末将才要分兵。”

“说说你的理由!”

陈堪也认真起来,不由得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

宋青清了清嗓子,指着海图之上的勃林邦说道:“末将的分兵之策很简单,就突出八个字,调虎离山,声东击西。”

闻听此言,陈堪顿时来了兴趣:“怎么说?”

“末将以为,咱们可以遣出一支偏师,行安南旧事,这支偏师的任务很简单,便是佯装进攻勃林邦,调离苏门答腊驻守在海峡之上的兵力。”

“苏门答腊撤军之后,只剩下满剌加必定独木难支,吾等可率主力迅速穿过海峡直奔马六甲而去。”

“而苏门答腊放弃海峡,以郑和将军之敏锐,定会发现海峡之上的异样,也必定会引兵来援。”

“以咱们船上的火力,与郑和将军两方夹击之下,不出三天,马六甲必破。”

“届时吾等与郑和将军合兵一处,再掉头回来收拾勃林邦这颗钉子,则大事可定矣!”

宋青迅速说完了自己的分兵之策。

话音刚落,陈堪便忍不住一巴掌拍在眼前的案几之上。

“好,好啊,好一个调虎离山声东击西!”

陈堪连说了三个好字,面上更是难掩赞赏之色。

因为宋青的打算,竟然与他不谋而合。

他就是这么想的。

郑和已经是个大人了,陈堪才没有兴趣穿过海峡去接他回家。

他喜欢的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但他没想到,宋青竟能如此准确的参透他的心思,可以说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