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九十三章 南京之事(2 / 3)

作品:《大明国士

一边教导着三个小家伙的课业,一边等着他派去南京的斥候回归。

...

侯府大宴宾客三天,陈堪没有露面。

而是准备了一大批过冬的物资来到三千营校场。

方胥,程风,周石,仇汉,岑顾,钱兴虎,宗安良等一大批高级将领云集大帐。

而陈堪来到军营,只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复盘草原之上的战事,顺带压一压军中对于锦衣卫突然接手本施雅里之事的反对声。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去了草原上游了一圈,总该有所收获才是。

第二件事情便是挑选一些有潜力的将士去南京水师学院进修。

是的,南京水师学院已经正式开学了,正在从军中广招生源。

北京的陆军学院主体上也逐渐成型了,但距离开学依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筹备,所以有心进学的学子,便只能先去往南京水师学院报名,届时待北京陆军学院开学再转过来。

至于犒赏大营这种事情,都只是顺便的。

大帐之中,是一块巨大的沙盘,沙盘完美的复原了草原之上的鞑子大军的情况,当然,还有陈堪这一次纵横草原的路线也标明在了沙盘之上。

一群人目光灼灼的看着沙盘,这种在大宋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军事利器如今早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大军之中。

但制作如此精良的沙盘,众人还从未见过。

开玩笑,陈堪和三个弟子花了两天时间才查阅了无数资料,又凭借陈堪在草原上的记忆才制作出来的沙盘,自然是精良的。

现在大帐中正在进行战事推演。

首先出场的是陈堪扮演的鞑子在草原之上的驻军,而两千明军的首领变成了方胥。

事实上大帐之中的战事推演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程风,周石,岑顾都已经先后败在陈堪手上,不论他们如何在草原上左突右窜,在没有锦衣卫的帮助下,最终的结果都免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方胥是他们之中唯一坚持到肯特山的,但落败的局势也不可避免。

片刻后,方胥忽然将手中的指挥棍一丢,气急败坏道:“不可能,侯爷你耍诈,阿鲁台的军队怎么会这么快的时间之内反应过来?”

陈堪笑眯眯的拔下最后一枚代表明军的红旗,在肯特山上插上代表鞑子大军的绿旗。

随后将手中的指挥棍丢在沙盘上,淡淡的说道:“诸位也都看见了,这一次咱们纵横草原的事迹几乎没有重现的可能,若是没有锦衣卫的暗中相助,只怕本侯连一千人都带不回来,所以,谁还对分功锦衣卫有异议?”

一群将领面带不忿之色,却也没有再说出什么本施雅里是他们掳回来的,凭什么要让锦衣卫摘桃子这种屁话。

陈堪无所谓的耸了耸肩,既然没有异议,那此事便到此为止吧。

争功之事,在军中古已有之。

将士们拼死拼活才将本施雅里从草原上掳到大明境内,但刚刚出了草原便被纪纲带着锦衣卫接走,将士们自然不忿。

凭什么自己的功劳要分给锦衣卫一份,就因为锦衣卫是天子亲军吗?

陈堪没法和他们讲道理,便只好用沙盘重演草原战事,以此来表明锦衣卫在这件事情当中起到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这一次锦衣卫在草原上起到的作用超乎所有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