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条水渠引起的争端(2 / 2)

作品:《大明国士

也难怪苏真会为之头疼,让陈堪来,只怕也很难断得出一个理字。

不过,陈堪还是从这个案子里看出了许多东西。

首先是两个土司势力已经开始接受官府的调停了,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越过官府,直接以武力争个胜负。

这算是一个好的开端。

不过考虑到通海县本就是沐晟划出来试验改土归流的试点县,对于云南其他地方是否有所改变,陈堪依旧持保留态度。

其次就是陈堪看明白了土司之间经常爆发征伐的诱因,主要还在于利益二字。

以阿扎土司和回人土司之间的争端来说,他们所争夺的利益就是水渠。

这也能说明土司并不像朝中诸公想象中的那样,是一群完全未开化的野人,动辄就是光着膀子嗷嗷喊着造反。

事实上,他们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虽然比起中原之地号称礼仪之邦尚有所差距,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文明在陈堪看来,已经算是达到了封建宗族制度的水平,至少比之草原和黑山白水之地那些依旧依靠着渔猎游牧的民族要先进得多。

“不如让我来说两句!”

陈堪开口了,所有人的视线瞬间看向了他。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年轻的人是皇帝陛下派出来的大官。

土司的人虽然不太理解中原皇帝的概念,但从县令对这个年轻人的态度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说话肯定管用。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陈堪双手一摊道:“既然你们在挣一条水渠,那为何不再开一条水渠出来呢?”

“两条水渠,一家一条,也就不用争了,你们以为呢?”

陈堪此言一出,众人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苏真苦笑道:“大人,这……再开一条水渠说起来简单,下官也不是没想过,但关键是,谁来开呢?”

陈堪微微一笑,指着方才争论不休的麦纳阿扎与马宝儿道:“自然是由他们来开!”

“凭什么?”

二人同时皱起了眉头,这个年轻人怕不是个憨包,凭什么要他们去多开一条水渠?

陈堪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几人稍安勿躁。

随后淡淡的说道:“不如让本官给你们算一笔账如何?”

一听这话,苏真顿时来了兴趣,朝陈堪拱手道:“不知大人要算一笔什么账?”

麦纳兄妹和马宝儿也是疑惑的看着陈堪,他们不太明白,为什么好好的说着水渠,现在又扯到算账上面去了。

这个年轻的大人,是不是不明白什么叫多开一条水渠?

这水渠要那么好挖,还用得着他来说,他们早就挖了!

陈堪胸有成竹地看着几人,对他们脸上的疑惑之色恍若未见。

开一条水渠的难度有多大他当然知道,尤其是在这个依靠人力来挖的时代,一条数里长的水渠,起码需要数百人的壮劳力扛着锄头挖上一个月。

而现在马上春耕在即,在这个粮食产量本就不高的时代,每一个壮劳力都是相当重要的存在,谁愿意在这个时候放弃家里的农活跑来挖水渠啊。

但,山人自有妙计!

陈堪淡淡的说道,取通海县堪舆图过来。

苏真闻言,立即起身离去,他也想看看,这个年轻的钦差大人,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说服两个土司再开一条水渠。

片刻之后,苏真将县城堪舆图摆在桌子上,邀请陈堪坐到他的位置上。

陈堪也不客气,摊开堪舆图,对着麦琪招了招手,问道:“你们的水渠和土地在什么位置?”

麦琪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伸出纤细的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

说道:“土地对我们山里人来说是珍贵的,所以我们的水渠都是顺着山脚挖掘,至于土地,这一片是属于我们阿扎一族,这一片是属于他们回人一族。”

陈堪点点头,叫过来马宝儿问道:“她说的是真的吗?”

马宝儿有些迟疑的点点头道:“是这样。”

陈堪看着麦琪指出来的地方,脸上露出一抹莫名的微笑,随后淡淡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再修一条水渠更是势在必行了,不仅是你们两族要参与修建,县衙也要出点力才行。”

“哦?”

“大人的意思是?”

苏真坐直了身子,静静的等待着陈堪的下文。

陈堪也不卖关子,从桌子上取下一块令箭,在地图上一指,淡淡的说道:“你们看,阿扎一族的土地靠近湖边,而回人一族的土地靠近山脚。”

麦琪问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陈堪摇摇头:“当然没问题,但这么大一片土地,只有一条水渠,明显是不够的。”

陈堪刚刚进城时就观察过了,城外的土地大多数都是旱田,只有极少数是水田。

所以的目的很简单,说服他们合力再修建一条水渠,与另外一条连起来,再从田间挖出小小的水道,将湖水引进田地里,旱田改水田。

麦琪不以为然道:“一条水渠当然不够,不然我们也不会费力去争了。”

陈堪似笑非笑的看着她,说道:“是这样,但若是能从另外一侧的山脚再修一条水渠,与原来的水渠连成一个弧形,将所有的旱田都变成水田,那通海县城的粮食增产三成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不等麦琪开口,苏真便点头道:“若是能全部改成水田,粮食增产三成自然没问题。”

陈堪继续说道:“诸位请看,如今只有这么一小条水渠顺着山脚引水到田里,但即便是这样,你们也依旧在为这条小水渠打生打死,就算争到了又如何呢,能灌溉的地方依旧有限。”

“但若是从山脚的另一侧再开一条水渠呢。”

“开水渠,每年的粮食增产可以三成,不开,你们继续争夺一条水渠打生打死,每年的粮食依旧是那么多,你们自己算一算这笔账,划不划算?”

“这……”

陈堪话音一落,几人的脸上便露出沉思之色。

如果只是说的话,陈堪的计划是很具有可行性的。

因为通海县城的地势摆在这里,它就是一个南低北高小盆地。

低的一侧,是杞麓湖,高的一侧,则是全部属于两个土司的土地,若是能顺着山脚开出一条水渠,将整片农田包裹起来,那无疑是一件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

就连县城,也不会再缺少水用。

但还是那句话,凭什么这条水渠要他们来开?

尤其是土地靠近湖边阿扎土司,更是指着马宝儿反问道:“我们已经开辟一条水渠,为什么不让他们来挖?”

陈堪面色不变,淡淡的说道:“因为这是对大家都好的事情,并且我刚才说过了,县衙也要参与进来。”

麦琪若有所思的问道:“县衙要怎么参与?”

陈堪看了一眼苏真,淡淡的说道:“很简单,县衙出钱,你们出人,为了不耽误春耕,你们每家出两百人参与挖渠,县衙每日里补偿他们十个铜钱。”

闻言,苏真面色一变,他低声道:“大人,这不妥吧?”

陈堪慢条斯理的说道:“有什么不妥的,你们每年截留那么多赋税,可别告诉我,县衙没钱。”

“这……县衙钱还是有一些的,但那些钱都是为了防备……”

苏真话说到一半,赶忙改口道:“那些钱都是为了用来发展当地民生,以及防备天灾人祸的。”

陈堪耸耸肩道:“难道在苏大人看来,兴修水利不算是发展当地民生吗?”

“当然算!”

苏真回了一句,随后一愣。

陈堪继续说道:“旱田改水田,粮食产量增加三成,通海县的赋税也能多收三成,中县改上县有望,难道苏大人觉得这点投资都不值得吗?”

“我……”

苏真的面色有些纠结,显然陈堪画的大饼让他有些心动。

陈堪转头看着阿扎和马宝儿,问道:“你们以为呢,这可是福延子孙后代的大事。”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心动,如果有县衙为他们兜底的话,那意味着将来他们每年都能多收获三成的粮食,这样的买卖去哪里找?

于是,他们很有默契的转头看向了苏真。

现在不是他们同不同意,而是要看苏真这个县令大人愿不愿意为他们兜底了。

毕竟不管他们哪一家抽出来两百个壮劳力,都意味着他们今年的粮食减产,搞不好要饿死人的。

见苏真还在纠结,陈堪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淡淡的说道:“路我是给你指出来了,至于干不干,你自己琢磨琢磨。”

至少在陈堪看来,这是对于三方都有利的事情。

不过大明的官儿都是些深谙中庸之道的官油子,陈堪也不可能强制性的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

苏真有些纠结,如果照陈堪说的去做,那就意味着县衙去年的截留的物资将会在短时间内挥霍一空。

一家出两百人,那就是四百人,一人十文钱,每天的支出就是四贯钱,都快相当于他一个月的俸禄了。

而这么大的工程量,没个一年半载的根本就完不成。

就按一年来算,那就是将近一千五百贯钱,这么大一笔钱,他光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况且,他还不知道他会在这里当多久的官,万一这个窟窿补不上怎么办?

“大人,此事干系重大,能否让下官与县衙的同僚们商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