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42章 抛开事实不谈,你就没什么错吗?(2 / 5)

作品:《盛唐挽歌

饶是如此,基层士卒的抱怨声,也不断传到各军军使耳中。

无奈之下,包括王难得、哥舒翰、盖嘉运等人在内的各军军使再次齐聚陇右节度府衙门。

方重勇特意将高秀岩找来,对众人说明了情况,并且强调这是“兵法策略”的一部分。

钱是要发的,士气也是要激励的!

毕竟,谁也不会开战之前就把士卒们“喂饱”吧?

拿到了丰厚赏赐的士卒,只会在战场上尽量自保,担心有命赚钱没命花。这个道理确实是常识,王难得等人也都无话可说。

好说歹说,在方重勇承诺等战争结束,朝廷会有大笔封赏之后,这些人才不情不愿的返回各军,对各级将校说明了情况。

总算是把这件事应付过去了。

然而,陇右边军内部的事情好处理,毕竟有很多手段可以操作。但吐蕃人那边的事情,方重勇就完全没办法影响了。

战争的脚步持续而稳定的向前走,一步也没有停下来。

前方斥候传来的信息在不断汇聚,吐蕃人在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囤积重兵,这些人自然不会是来河湟谷地看风景的!

按照方重勇的估计,这次吐蕃人大概是想打“钳形攻势”,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夹击河湟谷地的唐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切断河湟谷地与兰州之间的联系!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天威军的选拔,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由于方重勇之前的“望梅止渴”之策开始发酵,各军中踊跃报名者不计其数,选拔异常激烈,甚至已经到了三选一的地步。

因为报名过于踊跃,方重勇便私下里探访了一番,这才得知内情。

原来各军中士卒对拿到额外赏赐已经不抱任何指望,甚至都不相信朝廷会补齐以前所有被拖欠的军饷。

他们一致认为,朝廷会继续执行现有“精锐优先”的策略,在补给有限的情况下,先保证一批精锐部队齐装满饷。剩下的“天线宝宝”,能给多少给多少,饿不死就行。

而天威军,明显就是集中陇右各军精华的精锐野战军,新锐中的新锐。

报名踊跃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年头,没有哪个底层丘八是为了出人头地,去当长征健儿的,大家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当兵吃粮不外如是,没有那么复杂的大道理。家国天下什么的,离他们很远。

在得知这些丘八们的真实想法后,方重勇不得不感慨底层人民朴素的生存智慧。事实上,他们猜得很对,大唐军队将来的发展路线,确实是这样。

在生产力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军费开支裁减的情况下,只有少部分精锐士卒可以活得更好。所以唐末五代精兵层出不穷,以一当十比比皆是。

现在反倒是那些唐军中的高级将领们,还做着春秋大梦,认为大唐将来也可以一直开疆拓土,他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开边而获得晋升渠道,不断往上爬。

……

十多天后,论氏五兄弟带着一队人马返回了鄯州,与之同行的还有岑参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