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8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2 / 3)

作品:《盛唐挽歌

多余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诸位将军,事急从权,本官这里怎么可能有圣旨呢?本官也不知道忠王会谋反啊!”

郑叔清焦急的辩解道。

“京兆府虽然有调动南衙军队的权力,但权限不会比圣人给的圣旨更大。

圣人已经说了,让我们待在这里不动。

现在郑府尹又要我们跟伱一起入城勤王,这实在是有些不合规矩。

若是出了事,哪怕将你郑府尹一家都砍了,也不够填这个大坑的。

所以,我们只能说抱歉了,圣人的圣旨为大。别说是你了,就算是忠王什么的,来这里调兵,我们同样是这个回答。

没有圣旨,我们就不动!”

裴旻义正言辞的说道。

郑叔清看了看,发现两位监门卫的将军似乎有所动摇,并不像裴旻那样坚决。于是他转过头对二人说道:“监门卫职责重大,现在你们带着监门卫的人返回皇城、大明宫等地驻守,没有问题吧?”

二人对视一眼,随即摇了摇头。

要是换个人,说不定他们真就听了。可是现在说话的人,那是在京兆府当了四年府尹的郑叔清啊!

这家伙毫无节操,脊梁骨比汤饼还软,谁知道对方是不是受了某人的指使,把大家都往大坑里带呢?

说不定圣人压根就没出什么事情呢?

“本官跟你们说,如果真出了大事,你们百死莫辞!你们要是不去,本官现在就回衙门,召集京兆府的人去救驾!”

郑叔清急红眼了,口不择言的叫嚣道。

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听劝呢!

“郑叔清,本将军不是吓大的。南衙禁军屯扎于灞桥,这是圣人亲自下的旨意,你什么身份,竟然抗旨?”

王思敬上前一步,与郑叔清面对面,吹胡子瞪眼,就是不让步!

在一旁看情况的裴旻,一副若有所思却不吭声的模样。他听闻王思敬跟忠王有些关系,此人又是刚刚上任左金吾卫担任金吾卫中郎将。

现在他冲得这么靠前,是不是想“反向勤王”?不是勤王圣人,而是想勤王忠王李亨?

裴旻决定看看情况再说。

王思敬这话一出,现场气氛顿时凝固住了。

正在这时,远处有两人骑着马飞奔而来。营门守卫顿时都举起弓弩瞄准他们,只听主官下令便将那两人射成刺猬。

见状裴旻连忙对他们摆了摆手,示意营门守卫不要紧张。现在这样的情况,不可能有人单枪匹马闯大营闹事的!

等那两人靠近后翻身下马,众人才看清他们的样貌。

其中一人身披红色大氅,看上去气势逼人,不怒自威。此人正是方重勇的老爹,岭南经略使方有德。另外一人似乎是护卫,身材极为魁梧,看上去就是孔武有力之辈。

两人都未披甲。

“长安城内有狼烟,南衙禁军,何故在此驻足不前?”

一见面,方有德劈头盖脸的就询问站在最前面的王思敬询问道。

“圣人命我等在此等候,不得入城。”

王思敬有些心虚的说道。

其实对于南衙六军来说,此时进不进城虽然要两说,但最起码派些斥候到狼烟燃起的地方去看看,这是没什么问题的吧?

结果这些人就是“机械的”执行条令,本着“不做不错”的心思在城外摸鱼。

用一句“其心可诛”来形容,也不算过分了。

当然了,基哥对南衙禁军本身就不好,又是在不断砍编制。他能做初一,当然不能怪南衙禁军做十五了。

“你怎么在这里?”

方有德扭过头看着郑叔清,语气不善的问道。

“忠王谋反,圣人现在很危险。某以京兆府府尹调兵入城平叛,他们几个不听号令。”

郑叔清一脸无奈说道,企图将方有德当做救命稻草。

“忠王怎么会谋反呢?”

方有德疑惑问道,一脸不可思议。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事实就是这样,这又不是什么很难查清的事情!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调兵入城平叛!”

郑叔清气急败坏的抱怨道,看得一旁的张光晟直摇头。

这位郑府尹,在书房里商议大事没问题,真要他执行,实在是漏洞太多,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典型!

“是这样么?刚才郑府尹是这么说的么?”

方有德看着王思敬问道。

“对,确实是这样。但昨日圣旨就是让我们在城外,郑叔清没有圣旨,我们怎么能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