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水泥出现(2 / 2)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大宋已经很久没有动用这么多兵马了。

在蒙古退出中原后,宋军都几万几万的小规模动兵。

这次要出动二十万大军,可见皇帝陛下对德里苏丹国的重视程度。

“你们回去后就要各自准备。”

“每人要带两万以上民夫,德里苏丹国地盘比较大,纵深也不小,要做对方好长期抵抗的准备。”

两人赶紧点头,他们也是看过地图的,德里苏丹国南北很宽,有四五千里,确实战略纵深比较长。

上午赵与芮与他们聊了好久,接着留他们在宫中吃午饭,吃过午饭后,稍事休息,带着两位大将一起出宫,来到匠作局。

今天赵与芮带他们看看朝廷的新玩意。

“这个东西,咱们叫水泥。”赵与芮指着一袋袋的水泥道。

元贞十年赵与芮就想造水泥了,但进步一直比较慢。

古代建筑早期都用石灰石砂桨固定,后来又发明出糯米桨和石灰桨,一直到明清时代,古人建城还常用糯米石灰桨。

而水泥则需要石灰石、粘土和炼铁的矿渣三种原料。

石灰石最好找,因为古代建城建房子就用这个。

粘土也有,因为古代制陶瓷用到粘土。

铁矿渣更多了,赵与芮的大宋的铁产量,钢产量现在都是世界第一,每年铁矿渣就取之不尽。

三种原料赵与芮不缺,缺的是准确的配方。

制造水泥时,这三种原料要逐一配合起来,谁先谁后还是很重要的。

特别磨料,磨的越细越好,赵与芮的工匠们,专门打造了一个重型钢磨盘来干这事。

最后一步是烧成熟料,要求温度一千八以上,这步用煤炭比较容易,缺点是费钱。

大宋现在煤产量也没到随意这么消耗的地步。

只能改进风箱,以活塞式风箱提升温度。

总之就是经过一步步改进后,水泥终于成功研制出来了。

“你们回去时,要带部份工匠回去,然后在大明,婆罗,中亚,新马四个省建水泥厂,每个省最少要建四个厂,员工皆用当地人,管理人员用我宋人。”

“严格水泥厂管理,只能进不能出。”

“出来的水泥,先修路和沟渠,然后才用到其他建筑上面。”

赵与芮一一叮嘱,两人赶紧记下。

赵与芮要求两年后,每省年产达一万吨以上。

这个数字在后世是不值一提,但在这会要求还是比较高。

赵与芮优先修路,修路除了方便百姓,更方便他调动军队。

看完水泥后,赵与芮又带着两人去看另一样新玩意。

这次还是看轨道和火车车厢。

去年匠作局已经搞出火车车厢和轨道,但车箱里只能坐两个人,当时的时速大概十公里,远远不如马。

现在一年多过去了,这玩意进步了不少。

但上次赵与芮带了很多文武来观看,今天只带了孟珙和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