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没有主子(1 / 2)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420章没有主子

众将都不认识口温不花,不由看向赵迪。

孟珙向赵迪点点头,示意他解说下。

“口温不花是铁木真同父异母弟弟别里古台的次子,也算算蒙古宗王――”

这个人在史书上有:“善带兵,少扰民。”的记载,有人称之为蒙古贤者。

这种基本在此时的蒙古诸将中算是良将和好人了。

赵迪又道,口温不花座下契丹兵很多。

当年铁木真把把辽王耶律留哥原本在辽东的属地和臣民划归口温不花,耶律留哥部下的契丹军都划给了口温不花,所以口温不花的亲军主要以契丹人为主,驻守克夷门的五万蒙军里,有三万是契丹人。

赵迪又道,这口温不花人名不错,对百姓和部下都挺好的,大伙都愿意为他拼命。

言外之意,这克夷门不好打。

可孟珙一听对面契丹人这么多,口温不花又对部下不错,当下左右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去劝降?”

他这说话是相当明显,赵迪顿时涨红了脸。

他还没开口,弟弟赵滨不知天高地厚,立刻道:“末将愿意。”

赵迪立刻瞪了他一眼,你这不是找死?

他们当年从蒙军中投降宋军,现在再去劝降,口温不花不砍了他才怪,不过再想想,口温不花这人不算残忍,至少和其他蒙将对比,算是贤者,或许不会杀弟弟。

“很好。”孟珙满意赵滨这态度,当下道:“蒙鞑向来残忍,我怕你有去无回。”

“你等会再去,咱们给先口温不花一个下马威,他看到咱们的厉害,应该愿意投降。”

赵迪和弟弟虽然降了宋军多年,也一直跟着宋军,但可没见过宋军攻城。

赵迪还是劝道:“克夷门易守难攻,只有从北面再包围,让他们无处可退,粮尽在而降。”

在孟珙出兵前,赵迪就这么劝说,认为宋军应该兵分两路,一路从应理过黄河,经沙漠,贺兰山,绕到克夷门北,一路按现在路线,到克夷门南,两路夹击,只围不攻,让蒙军粮尽而降。

因为赵迪也认为,克夷门是打不下的。

当年他跟着铁木真,可是亲眼见证了克夷门的险要。

孟珙当时就拒绝了,因为从应理那边渡过黄河,还要走腾各里沙漠和贺兰山中间的山道,这是蒙军当年都没走过的路,宋军辎重无数,还有马车,火炮,根本没法走。

赵迪又建议先派一支兵马北上去打黑水城,回头从黑水城绕过来,可到克夷门北。

孟珙也拒绝了,认为徒耗时间,这要多走数千里路。

不如先破克夷门,再去黑水城,然后可以从黑水城进漠北。

说实话赵迪这会心里不是很高兴,因为做为降军,他也是略次提出他认为对的建议,没想到孟珙全拒绝了。

他固执的认为,宋军是不可能攻破克夷门这样的天险。

克夷门现在只需防守南面,蒙军五万集中在城堡中,两侧是山谷不好攀爬,能爬的只有中间五里多宽的城墙,也就相当于两千多米长。

五万蒙军防守两千多米的防线,可以分好几个批次轮休投入战斗。

加上西夏和蒙军经营多年,特别蒙军在这里还学了宋军的经验,在城头建造了大量的防箭雨棚。

不得不说,蒙军是很擅长学习的,当年他们攻打宋军防守的城就比较难,宋军动不动用火箭,还有防箭雨棚,这些都被蒙军学去了。

定州没防箭雨棚,是因为不是重镇,又是宋军交易区。

克夷门是西夏北的要塞,蒙军在这里经营数年,城头上一眼看去,全是密集的防箭雨棚,蒙军都站在雨棚里面,在赵迪看来,现在轮到宋军头痛了。

宋军的弓箭再多,抛射对城头毫无效果。

这次不知要死多少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