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四千多里的奔袭(2 / 2)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从元贞四年七月到元贞六年七月这近两年产的燧发枪大部份都在这边。

步营约五万,按五分之三用燧发枪,全军燧发枪约为三万支左右。

宋军带了五万支,两万支为备用替换。

这两年宋军一共打造了七万多支左右燧发枪,其中有五万支在吕文德和孟瑛手上。

此时的会宁府,距离蒙古大汗窝阔台常驻地,大本营官山有两千多里。

蒙古人是千想万想,没想到赵与芮用谈判拖延时间,在两千多里外集合了六万多大军,十五万匹战马,并且外围的一万多骑兵全部都是蒙古人打扮,所有哨骑连发型在这两年都改换成蒙古人的。

宋军这次一门火炮都没带,随军带了上百工匠和上百位朗中医生,还有一百部拆开的中小型投石机部份部件,像配重厢等重要零件,和较大的零件都没有带,如果需要用到,就原地打造。

宋军尽量轻便,能带的都是轻便的物资和物件。

七月份,李亮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

那是距离他们四千多里外的蒙古帝国的首都,原铁木真领地,后划给拖雷的哈剌合林。

前面说过,哈剌合林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西北角杭爱山南麓,鄂尔浑河上游右岸的额尔德尼召近旁,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

哈剌和林所在地区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当地森林繁密,盛夏时遍野开花,不但有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场,还有鄂尔浑河边的大片肥田可以耕作。

目前哈剌合林有五万多户牧民,主要是蒙古和契丹人为主,有部份女真人和汉人,汉人全部是工匠,前期蒙古人掠夺到工匠后,都迁往哈剌合林,后期才开始把工匠分配到各地。

哈剌合林现在还是蒙古战马和战备甲具的生产基地。

这里有各族工匠两万户,其余三万户全部养战马或囤田,每年为大蒙古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各类兵甲和数以十万计的优质战马。

这是大蒙古的核心区域,真正的大本营,窝阔台都几次想占为己有,但都不好意思下手。

拖雷系后来能成为大汗,这里的就是他们拖雷系坚强的后盾和强大的基础。

此时宋军占据的宁夏距离哈剌合林只有一千多里,宋军在宁夏集合了三四十万大军,如果直接北上,也能进攻哈剌合林。

但西夏北部当年划给蒙古了,宋军要经过,必须要打坚城黑水城。

而哈剌合林一旦受到攻击的消息传出来,他西边的拔都领地,窝阔台领地,察合台领地的蒙军都能云集而来。

所以赵与芮反其道而行,从最远的东边,会宁府集合兵马,由东往西推进。

他的路线也在过去五六年里,多次测算推演。

即便是走平行的直线,宋军距离窝阔台的官山还有一千多里。

然后再考虑蒙古六月到八月份是雨季,冬季几乎完全不下雨,所以赵与芮故意把谈判时间定在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