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殖民的思想贯注(2 / 2)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福建因为山多,历来都是比较缺粮的,现在大员的粮食已经用不完,可以支持福建,而且大员种植大片甘蔗,目前是大宋最大的白糖产地,距离南洋等地又近,这些海贸每年为大宋赚不知多少钱。

海南省投入较晚,目前朝廷还是亏钱的,移民人数还不到二十万,短时间看不到好处,但大伙都知道,将来肯定有好处,不然皇帝不会这么花大钱在海南上。

其实赵与芮经营海南和后面明清经营完不一样的理念。

明清开发海南也得亏钱,赵与芮是想把海南当桥头堡,主要是驻军和准备物资,人员,然后就往南洋开打,进行掠夺和殖民。

说完人口,就得说经济。

人口上面赵与芮是合格的皇帝,主要是他守的好,保证了大宋境内在他登基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和重大灾害,人们能安居乐业,没有苛捐杂税的压迫,人口自然就会增长。

当然,赵与芮表面繁华的大宋其实问题还不少。

比如早期他为查明真实粮田数而查抄地主,征收重税,各地也是有零星的反抗,甚至是还有地主敢集合家仆佃户起兵作乱,这种小规模的动乱在各大王朝都有,但都被赵与芮第一时间平定掉。

他清查粮田和地主之前是做了几年准备的,在各地设都司,训练兵马,然后用军队去查抄,不服的直接抄家问斩。

当时还是得罪了大量的地主阶级,包括商人和读书人的利益,因为拥有大量粮田的都是这批人。

所以赵与芮登基前几年大宋商业经济是遭到严重打击的。

但好在赵与芮用了后世的庞氏骗局,从大宋各地商人地主手上骗了大量的钱,这才能让他的朝廷运转起来。

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改制,鼓励海上贸易等手段,这才让大宋经济慢慢恢复元气。

朝廷现在虽然有钱了,但他用钱的地方也挺多的,每年花费巨大。

“朝廷前几年还是盈余比较多的,这几年么,花钱的地方太多。”此时赵与芮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

宝庆二年赵与芮第一次改制,确定了大宋官员的人数,当时约一万三千多编制,当然,当时的文武官员肯定不止这么多,当时全国吏役都有五六十万。

赵与芮后面几年不停裁减,有的往大员等地转移,有的直接让回家,还有的直接以贪官污吏名义抄家砍头。

朝廷一边裁减人员,还一边能抄没财产。

当时的朝廷用了五年时间裁减了四十万吏役,人员少了,朝廷是越来越有钱啊。

后来陆续控制人员和开支。

人员又开始上升。

没办法,前期裁减人员的目的还是为了打击地主阶级和贪官污吏,后面还是要有人补上,加上赵与芮先后把六部加到十一司,还有锦衣卫,还把工匠,郎中甚至现在朝廷企业工人收编等各种,朝廷财政供养人员又开始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