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路省之分(1 / 4)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李长福这时打量了一下李亮道:“李亮你这年纪,只要不受伤,将来至少得干到指挥,甚至将级吧,乖乖,回来可不得了。”

李亮嘿嘿一笑,然后拍了拍郑有财的儿子和亲戚儿子,要来报名。

说亲戚和郑有财的儿子都想进读书班。

李长福左右看看,小声道:“读书班人手不够,收不齐,但咱们是自己人,我实话说,不如做工匠学徒。”

“你们想想啊,咱蔡州这么多读书人,才几个能当官?”

“现在读了书也没好出处了,咱们军将们回来能和他们抢,还优先当街长,镇长。”

“读书人也不想当街长啊。”待长和镇长毕竟不是官,只是吏。

“但是工匠不一样,出来就是吏,将来也能当官。”

李长福这话和郑有财婆娘差不多意思,现在一个州的学校几百個学生,将来能有几个当官的?不如去当工匠。

李亮和郑有财对视一眼,皱眉道:“就怕工匠将来外派。”

“咱们海叁城和海叁威都有朝廷工匠,娃儿要去这么远的地方,怎么受得了这苦?”

李长福道:“官员就不外派了?朝廷一纸调令,也是让去哪就去哪?”

“还有,你们家娃儿,将来科举一定能中?你都不看看你娃儿几岁了?”

郑有财儿子都九岁了,这个时候读书,显然晚了点。

“工匠还得去战场。”郑有财又道:“现在朝廷出动大军,都带工匠。”

“学徒三年,工人五年,上战场也最少是八年后的事了,再说又不要他们打仗,只用修理工具,怕个毛啊。”

李长福笑道,而且朝廷对地方征招工匠比较少。

蔡州去年全州只被征招了二十个,一旦征招过,仗打完就回来,而且后面三年都不重复征招。

两兄弟合计了下,好像上工匠学徒班好点。

可怜郑有斌刚刚弄到两名额,又被瞬息改了。

当年大宋各地都有在开班,如赵与芮所想,郎中学徒班和工匠学徒班都能招满,专门读书的反而招不满。

为什么招不满?主要是朝廷现在不重视读书人。

像朝廷重组后的地方组织,保长,大保长,街长,镇长级,几乎全是军中退役的人担任。

现在连镇长以上的县令级,都有中级军将在参与。

读书人当官的路越来越狭窄了,科举竞争大,朝廷对官员数控制严格。

赵与芮在位,各县府官员人数,根据当地人口数来定,每增长一定的人口数,才会增加一名官员,这让有些偏远地区的县府,一年,两年,甚至三四年都都不会招新官员。

以前普通百姓出人投头唯一的路子就是科举,现在不是了,有工匠和郎中还有当兵三条路。

这让读书班的学生很难招满。

当然,在大部份地主,小地主,和商人眼中,科举还是优先的选择。

科举之后起步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