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国界之分(2 / 5)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从人群里挤出来后,刘润看了眼哲库,宋军这么大张旗鼓,对中兴府百姓和环境都下大力气,明显是占了不想还。

当然,他们也没想过,自己也是强占了西夏的,而西夏同样是抢来的。

“宋人这是不想还了?”哲库不满意道。

刘润想的却不是这个问题:“我看宋人那身份牌,制造一片难度都极大,”

“如何打造几十万片?”如果加上其他沙州等地,怕是更多。

在刘润眼里,宋人那木片式的身份牌难度,不亚于打造一把兵器或一件甲衣,因为他认为那五個孔弄出来很费时间。

没错,这身份牌打造是比较麻烦,所以赵与芮在朝廷其他地方都没实行,先在西夏这边开始。

西夏这边不但与蒙古相邻,和西域也极近,随着宋军占据,且和蒙古的议和,以后会加大商路运行,来往商人肯定会越来越多,为防细作盘居,宋军在这边先实行身份牌政策,以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此时的孟珙当然没去领兵,正在中兴府北面新成立的匠作局里。

在刘整带兵从陕西过来时,朝廷又组织了大量的工匠往这边来。

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兴府成立自己的匠作局,隶于将来的宁夏制置司。

当时刘润还没过来,孟珙这几天一直都在匠作局,为匠作局的事忙的不可开交。

今天匠作局给他看了看制作身份牌的工序。

其中最难的就是那四个孔,用了四种不同的钻头。

孟珙也是第一次看到有钻头可以用水力推动下钻孔,效率非常快,钻完孔后就可以刻写其他。

上面的字,有的是刻上去的,有的是写上去的,各不相同。

孟珙看了会,感觉效率还是比较快,前期只要先把大量的空白身份牌做出来就行,当然,前期这工作量也不少,好在大宋现在工匠多,工人多,官家给他的任务,半年打造二三十万个应该没啥问题。

这时一个工匠向他解释:“咱们都编好了组,小保,大保,所以按各地址来打造,会比较省事。”

“这么一天可以弄几张?”孟珙问。

“前面切割牌块和处理防水的比较慢,咱们是标准化生产,各干各的,主要看前面出空牌速度有多快,我们这边的话,这上面五个孔都由不同的机器分开钻的。”

他简单向孟珙解释了下,孟珙大概听懂了,第一台机器专门打上面的孔,打完全部交到第二台机子,专门打另一个孔,各干各的,反正这工匠说肯定来的及的,这次朝廷调派了大量工匠过来。

孟珙又问:“为何五个孔都不同?”

“防对方伪造,孔越多,蒙军越难伪造,孔越是不同大小,蒙军更难伪造。”

而且每批次身份牌下面四个孔大小排位也是不同。

孟珙听完后感觉没什么大用,蒙古人如果想伪造还有的是办法,也可以直接杀了夺去,假扮户主,但皇帝这么兴致勃勃搞了新玩意出来,他肯定要表态啊,当下便道,这玩意不错,也不是很贵。

工匠们嘴角微抽,其实也不便宜,从一棵大树变成一块木片,工序复杂多变,朝廷还是花了心思和花了钱的。

孟珙肯定想不到,赵与芮搞这个也不是主要为了防细作,确实按现在的技术条件,敌国如果有心,还是能想办法的,你就是在上面画个画相,也能找到相似的人来冒充。

赵与芮也就是在西夏先弄个试点玩玩,看看能不能更好的控制百姓,这玩意最终还是对内用的。

孟珙在匠作局看了会,便匆匆离开,来到原西凉王府。

现在这边已经是孟珙衙门和家所在。

但因为西凉王府比较大,孟珙切成几个区域,其中东面给了新成立的锦衣卫千户所,西面是情报司分部,中间专门重新改造了下,建了隔离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