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等到可以平推蒙古(求月票)(2 / 2)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兄弟们的体力耐力都练的很好,但两军打仗,更看重的是纪律和毅力。”

“面对敌军狂风暴雨的箭雨,能不能顶住不崩,面对敌军凶猛残忍的贴身肉搏,能不能战斗到底,这才是战场上的取胜之道。”

“告诉朕,兄弟们在战场上,行不行?”赵与芮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大声喊出。

他声音未落,赵长安已经振臂高呼:“令行禁止,有进无退。”

“令行禁上,有进无退。”四周开始没有整齐,连叫两三下后,终于变成整齐划一。

“令行禁止,有进无退。”狂吼的声音充斥着临安城的四周,如巨龙咆哮震动天地。

牛宝和全勇都没有上过战场,这会也是听的激昂无比。

眼前的这神武军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他们展现的面貌和精神,绝对可以称之为一支强军。

从二将大营出来,赵与芮对跟在身后的赵长安道:“没有经过战场上铁和血的磨练,称不上一支真正的军队。”

“明年开始,朕要轮换京军上战场,你们要做好准备。”

“请陛下放心,神武军随时待命,定奋勇杀敌。”

“先从辽东战场开始练,以后还会有大仗打。”

走出神武营后,全勇脸上也是跃跃欲试的表情:“表哥,我能不能上战场?”刚刚大营里气氛比较好,这家伙有点上头,居然想上战场。

“滚。”赵与芮直接拒绝。

全勇办事很稳妥,但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赵与芮那敢让他上战场,就这么一个表弟,可不能折在战场上。

但他也想全勇刷军功,想了想道:“等形势好点,咱们能平推蒙古了,到时朕也要御驾亲征,到草原上看看,可以带着你去。”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咱们现在兵强马壮,还不能平推蒙古?”全勇也是不知天高地厚。

赵与芮摇头:“蒙古全部发力的话,现在估计还能动员七八十万大军。”

“整体战斗力尚在巅峰期。”

“还得和他们耗几年,他们人口资源少,耗死一千少一千。”

“咱们以后用他们的战术耗他们---最多十年差不多可以平推了。”

赵与芮以后打算对蒙古采用蒙古六次征高丽的战术,即焦土政策。

蒙军第六次征高丽时,当时的大汗是蒙哥。

蒙哥在第五次征高丽时没有得到自己要想的结果,而且发现这高丽人太坏了,打不过就投,事后又反,因为高丽国土有陆地有海,还有大量山区,很难一下征服,于是蒙哥改变战术,决定使用焦土政策,从而达到征服高丽的目的。

当时蒙军的主帅是札剌儿带和洪福源,他们不以吞并和占领高丽领土为主,而是杀伤高丽有生力量为主,引高丽军出来野战,取胜就全部杀光,也不收降,破城之后,蒙军都不守城,把百姓全部掠走,然后一把火将城烧掉。

蒙军从1254年到1258年整整四年里屡次出征高丽,和高丽打了四年,专门杀人焚城,实行焦土政策,第一年就掠走高丽二十多万百姓,杀死高丽军数万。

经过多年战争,高丽的有生力量逐渐被消耗殆尽,大量田地荒芜,无数民众饿死,蒙军所经州郡,都成为了煨烬,高丽人没办法,最后只好又投降。

但高丽人运气不错,投降没几个月,蒙哥就死了,暂时又逃过一劫。

赵与芮将来就要对蒙军进行焦土政策,用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耗光蒙古人的主力军队,同时打击蒙古各部的牧民,从而达到消弱和征服蒙古的目的。

------

五月的中原大地已经算是春暖花开,但南京城中却是一片凄凉之色。

自宝庆七年的方城山大战后,宋军十几万兵马从两淮,四川,荆湖三个地区先后进入中原,蚕食攻占了金国大片国土。

除了南京,郑州、陈留外,大金国已经没有一寸多余的领土。

最后一百多万百姓和六七万军队,分守在这三城之中,每天都是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

大金国要完蛋了,这是金国上下所有君臣都不愿意面对,却又无法面对的事。

但宋军只围不攻,又让所有人心里产生一丝希望。

对完颜守绪等金国高层来说,蒙古开春之后全面伐宋,将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但现在一晃眼都到五月份了,蒙古全面伐宋还是没有半点声响,南京城里,却是越来越难。

砰砰砰,南京城一座不显眼的院子里,突然响起了沉重的敲门声。

这是一个后院,院子里的人没想到有人会敲后院的门。

一妇人惊恐的看了看门,然后赶紧往里跑。

不一会,有个壮实高个男子走了出来,快步到后院门外,沉声道:“谁?”

“总帅,是我。”

院中的男子正是另一个时空的蒙古汉军万户五大王之一,一生少有败绩的汪世显。

这会的汪世显都没机会投靠蒙古,还是金国总帅。

汪世显听到声音就骂了起来:“特娘的,你乱跑什么。”

骂归骂,他还是赶紧开门,不料门外哗啦啦冲进来四五个大汉,把他吓了一跳。

他赶紧出门,左右看看,又重重关上大门,接着脸色阴黑,带着五个大汉往屋子里去。

一边走他一边骂:“尼娘的都有病?完颜仲德说了,汉军将领不能有三人以上聚会,你们想害死我?”

余玠的人现在三天两往南京城里射降书,都是召集汉人起来杀金人,打开城门投降迎宋人的说词,弄的完颜守绪明知道是离间计,却又不敢重用汉人。

南京城现在除了汉臣之外,大部份汉人将领都没了兵权,少量还有兵权的都是百户及以下,高级汉将,包括汪世显这种,都被闲置在家了。

今天外面进来五个汉军,全是汪世显军中部将。

汪世显看到他们进来也头痛,又没办法。

“总帅,我是实在没办法,家里没米了,求总帅给些米粟吧。”一个大汉开口就要粮。

汪世显脸色更黑了。

去年与蒙军大战,南京城外的粮被抢收了一部份,毁了一部份,当时南京城有两百多万人口。

好在围了没多久后,蒙军撤退,完颜守绪第一时间把大部份百姓迁到其他城,缓解了南京的压力。

就这样,南京城里还有六七十万人,加上军队都要吃,城中粮价是一天一个样。

汪世显看看四周:“你们都要粮?”

大伙都赶紧点头。

汪世显没办法,只能道:“我粮也不多了,每家最多十斤。”

朝廷目前还会发粮,但这些人级别低粮不多,更不够吃。

汪世显好歹是总帅级别,所以目前朝廷给的较多,但现在要分出几十斤,汪世显也心痛,却又没办法。

“你们等会。”汪世显转身出了屋子,去找自家婆娘。

等到了另一个院子,妻子徐氏正抱着小儿子汪清臣瞪着他。

“又来要粮?”徐氏的语气充满了愤怒,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

“哎,都是自家兄弟。”汪世显为难道。

徐氏大怒,挥手道:“你们都出来。”

身后陆续有孩子出来,陆续有五个孩子出现。

汪世显共生了七个儿子,这会已经有六个出生。

最大的汪忠臣都十三岁了。

“家里这么多人,你看看还能送多少粮,咱们就不要吃嘛?”徐氏咬着嘴唇道:“外面一斗米已经要两贯铜钱了,还只收铜钱和珠宝黄金白银之类的。”

汪世显嘴角微抽,一斗米两贯,一石米不得二十贯?简直就是抢钱。

徐氏也卖了不少珠宝首饰,就为了积粮在家,但好不容易积蓄点粮食,都被汪世显送人了。

汪世显只好劝道:“现在五月,已经可以夏播,我昨天听完颜仲德说,朝廷已经组织人马出城播种,到了秋天---”

“到了秋天,宋军过来一把火烧了,我一介女流都知道。”徐氏厉声道。

“。。”汪世显。

汪世显无奈的扰扰头,然后眼巴巴看着婆娘。

徐氏终究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她眼睛里含着泪,只好道:“你自己看看还有多少粮,再多想想你的六个儿子。”

汪世显红脸着,转身出去拿粮了。

再次回到原来的屋子,众兄弟都纷纷表示感谢。

谢过之后,现场一片安静,大伙都没走。

“还等什么,快滚。”汪世显略有烦燥的道。

众兄弟你看我,我看看你,知道汪世显在怕什么。

其中有个终于忍不住了:“总帅,昨天外面一斗米是两贯,今天已经是两贯五十文,照这么下去,很快就会四贯五贯,甚至更多贯。”

“朝廷在组织种粮了。”汪世显道。

“那些女真人自欺欺人,总帅你难道不知道?”有人怒道:“南京大部份粮田都在城外,现在种下,等过几个月宋军一来,一把火就能烧掉,有屁用。”

“就算宋人不烧,宋人来抢收,城中兵马敢出去野战吗?到时都为他人做嫁妆。”

“城中总能种些出来。”汪世显又道,他当然知道这些兄弟想干嘛,可现在没兵没权,而且六个儿子在家,汪世显不敢乱来。

“总帅--”

“女真人现在已经不信任咱们,咱们再不干点什么,不被宋军杀了,先要全家饿死了。”

“别胡说,都是大金的子民。”汪世显赶紧道。

“去他娘的大金,咱们是汉人。”

“反了吧。”

“反了吧总帅。”

四周一片反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