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用蒙军方式回给蒙军(2 / 2)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宋军四川的兵马,应该是为了拖住阔端。”奥屯世英做为拖雷手下十大勇将,水平当然是相当高的,他的脑海里,马上开始盘旋起整个宋军的战略。

“肃州城外肯定有宋军,人数也不少,宋军在肃州城外等什么?”

宋军不打肃州,围着干等,意图不明。

而巴丹吉林沙漠外出现万骑宋军,又想干什么?

掉头了?

掉头了?

“草。”奥屯世英看着地图,终于想到了宋军想干什么。

“他们要去打察合台。”奥屯世英惊叫。

“察合台手下五六万将士,宋军万骑就去打?”部下疑惑的问。

“不是打察合台的主力,是进西辽,打察合台老家。”奥屯世英恍然大悟。

宋军这一万骑,或者可能是四五千骑,先跑到巴丹吉林沙漠南边的巴丹湖,是因为可以避开察合台的大军和哨骑。

他在巴丹湖处休养,等察合台进入西夏去攻打沙州后,他们原路返回,直接进西辽。

如果奥屯世英没猜错,宋军可能没有一万骑,搞不好是一人两骑,甚至一人三骑。

奥屯世英没猜错,宋军沙德尔,李平夏两人各带三千骑,共六千骑兵,八千战马正进入西辽地境。

两人并没有学蒙军一人双骑,因为他们知道,进入西辽后,会有大量的战马等着他们,他们的战马会越来越多。

在赵与芮和孟瑛研究的战役中,察合台得到沙州被攻下的消息时,会有二种反应,一是立刻派兵支持阔端,东西两边夹击打来孟瑛,二是保存守力,按兵不动,不理窝阔台。

但察合台和窝阔台关系不错,赵与芮认为自己的离间计不一定有用,察合台很可能派兵支援,所以他让沙德尔,和李平夏准备六千精锐骑兵,在离开沙州之后,立马跑到巴丹吉林沙漠躲起来。

巴丹吉林沙漠最好的地方就是巴丹湖,四周有水有森林有草,有各种动物还有鱼吃,大军藏在这里,再带点食物,藏个一两个月都没问题。

这边距离沙州城数百里,从西辽进来的蒙军哨骑是不可能跑到这边来,也不会认为宋军会走沙漠。

果然,宋军在这里呆了两天,也没遇到察合台的哨骑,但没想到被黑水城的奥屯世英哨骑看到了。

但没关系,沙德尔和李平夏估计沙州那边已经打起来了,立刻掉转马头,直接往西辽去。

奥屯世英就算猜到他们的意图,派人去通知察合台,最快也得跑两三天。

察合台得到消息,信不信是一回事,到时他是回军西辽呢,还是继续攻沙州?

就这两三天的时间差,加上宋军领先的路程,宋军最少能甩开他们七八百里。

“儿郎们,我们回来啦--”此时在西辽与西夏的原边界,沙德尔意气风发的站在高处,手中挥动着长刀。

四周的党项骑兵纷纷狂吼呼应。

这里曾经是他们的故土,现在他们时隔数年后回来,所有人心中都憋着无尽的杀意。

沙德尔的长刀指向前方,声音坚韧无比:“进入察合台的领地后,凡高过车轮者,全部杀光,所有看到帐蓬,全部烧掉,所有能吃能带的食物,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全部杀掉和烧掉。

“虎--”党项骑兵再次狂吼。

轰隆隆,三千党项像疯子一样冲进西辽。

李平夏意气风发的紧跟其后。

这是他一生的梦想,带领骑兵纵横在敌国的领土上。

皇帝亲自给他下了命令。

正如沙德尔所说的那样,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全部杀掉,不给蒙古人留一头牛,一匹马,一头羊。

赵与芮本来只想挑拔察合台和窝阔台的关系,但察合台选择和宋军开仗,那他就要承受宋军的报复。

这次宋军和上次掠夺吐蕃一样,不打坚城,只杀牧民,用蒙古人最擅长的战斗方式,还给蒙古人。

六千宋军为了甩开察合台,防止察合台回军找到他们踪迹,前面一天疯狂狂奔,直接深入西辽深处。

第一天跑了十五个小时,并面遇到的居住地通通绕过,一天跑了三百多里。

这下察合台就算回军,也不容易找到宋军方向,必竟草原上这么大,想找这六千骑兵可能不是很难,但肯定也不会太容易。

第三天上午宋军就过了和州。

宋军以一千人为一队,六千大军分成六股,沿和州和唆里迷四下散开,并约定四个月后,在哈密力城外集合回军,当然,如果被蒙军追击时,也可以自由选择从南面进吐蕃方向回师。

哈密力是他们进来时的路,只不过进来时,他们绕过哈密力,没有攻打哈密力城。

但蒙军肯定会认为,宋军不会原路返回。

而且西辽这么大,南部东部都和吐蕃相邻,上千里可以走,宋军要走是防不住的。

但宋军偏要从原路返回,到时还会看看有没有机会打哈密力一波。

全军分军时,各统兵大将相互看向对方,后面就是自求多福,尽量不要被蒙军围住,但在西辽这边宽广的大地上,只要不在城中,很难被围歼。

而且蒙军在这边也没什么兵马了,大部份都跟着察合台去打沙州。

“各自保重。”李平夏哈哈大笑,率先冲出大阵,驾,带着一千骑,一千匹马往南而去。

南部有尉犁城,西汉时有渠利国,被汉军大将李广利所灭,设渠梨城,这是第一次归属汉人领地。

后面一会被匈奴攻占,一会又被班超打回,来来回回多次,到唐以后又被外敌攻占。

这是唐以后数百年来,汉人大军第一次来到尉犁附近。

李平夏挑了这个地方当然是奔着好处来的。

数天后,宋军看到尉犁。

尉犁,又名“罗布淖尔”,源于“罗布泊”而得名,意为“水草丰腴的湖泊”,这边牧民不少,察合台在这边养着上万战马,十几万的牛羊,是距离西夏最近最大的一个牧场。

当地牧民们已经不知多少年没见过汉人,没想到宋军神兵天降似的突然出现在草原上,所有人都惊呆了。

当地牧民以蒙古人和原西辽契丹人为主,也有少量党项人。

此时正是四月底,水草丰美,在一片巨大的牧场上,成千上万的牛马羊散养在四周,附近到处都是一个个的营帐和蒙古包。

突然惊天动地的骑兵声音从远而至,很多蒙古人和契丹人纷纷出来观看。

等宋军接近时,有人还举起手欢呼,以为是自己的蒙古大军。

这里远离中原,谁也想不到宋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杀。”李平夏一骑当先,人马未到,扑哧,一箭射在一牧民胸口。

现场围观的牧民顿时做鸟兽散。

不用犹豫,不用留情,李平夏知道,正在沙州攻城的蒙军中,很多都是从这些牧民中抽调的。

他们的父亲儿子在外征战,家属在草原上牧养牛羊,为蒙军提供后勤,这都是大宋的敌军。

“杀啊。”宋军浩浩荡荡冲进草原,用蒙军最擅长的方式,狠狠回击着蒙军。

一通砍杀之后,宋军收集了上千匹优质的战马,带着少量食物,很多人还拿了牧民们的衣服。

进来之后,宋军需要移动能力,所有大伙只带了皮甲,然后外面套上牧民们的衣服,很多人还收集牧民们的弓和箭,以防后面自己的弓箭损失。

“报。”宋军正在收集物资,突然有人来报李平夏,前面发现几个蒙古包,里面放的全是各种羽毛。

这是蒙军在为制造弓箭而囤结的。

“全烧了,所有帐蓬,全部烧掉,带不走的牛马头,全部杀掉”

宋军在大杀四方,距离这里不到十里的尉犁城居然凑了五百骑兵冲了出来。

李平夏听到消息带着人迎了上去。

双方距离两百步时,李平夏直接挥手:“下马。”

人群中立刻有五百骑左右纷纷下马,然后拿起马背上的步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