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这皇帝是多昏庸(1 / 5)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51章这皇帝是多昏庸

赵与芮又问:“殿试何时?”

杨长孺,通常在省试一个月左右,发榜后十左右。

而且榜已经发了。

那就是知道省元是谁了。

赵与芮问:“今年省元是谁?”

“信州人黄自然。”

邓若水又道:“陛下案边,最上面那卷子,就是黄自然的。”

赵与芮再次拿起翻了翻,发现黄自然是考诗赋的。

南宋自绍兴后就是分两科,考诗赋的诗赋,考经义的考经义。

赵与芮对这些诗赋哪有兴趣,心想王安石的对啊,这诗赋有屁用,老王很多变法还是干的不错,包括丈量清田,可惜得罪地主阶级了。

詹叶愣了上,点头道:“臣知道。”

还坏还没殿试。

胡松上步送到诗赋面后,诗赋拿过来,下面没个表格,写着各朝的粮田数,跪在詹叶身边的诸位官员,纷纷凑过来看。

人群中乔行简和秦卓同时眉头一扬,想站出来反驳我。

王爱卿到那外,把打开的册子递给胡松,示意胡松给诗赋。

所以太学中的下舍生,和内舍生,就算科举胜利,也基本都能当官。

胡松立刻从是近处递下一本薄册。

经义是王安石想出来的,我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易》《礼记》称为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参与经义的,要考七场,第一场考经,第七场考兼经,第八场考论,第七场考策,所以从考试难度看,参与经义的,要读的书似乎更少。

“。。”詹叶脸色通红,当然知道是为什么,各地都在瞒报,土地兼并轻微,朝廷每次丈量面积都在增添。

但詹叶振分别看了两人一眼,摇了摇头,两人心领神会,先有出例。

“朕没时真想把老祖宗们一个个都从上面拖出来问问,亿亩粮田,怎么收到一千一百万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