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胆铜法(2 / 3)

作品:《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秦卓立刻看向秦东。

秦东马上道:“约一千斤。”

赵与芮沉思着,明朝的大炉子,一炉能出四五千斤,甚至有上万斤的。

“能不能造大炉?”他问。

“当然可以,以后我们增加人手,提升产量,就需要大炉。”

这边炉子,数目多,主要是以前以户为单位,家家户户都可以进来炼铜,所以炉子比较,数目比较多,以后赵与芮要自己弄,就没必要这么多炉子,主要是提升容量。

“咱们是用煤炭还是木炭?”赵与芮又问。

“煤炭。”

此时北方用煤炭,南方用木炭,基本都是如此,从炼钢的质量上看,应该用木炭比较好,但木炭成本高,很多地方,也没这么多木头,如果用来炼钢,大概要一百公斤木头,才能产生一公斤钢,成本相当贵。

江西靠近南方,但自宋辽金时代开始,四周都盛产煤炭,如后世江西高安、萍乡、丰城、玉山,都在信州周围。

特别玉山煤场就在铅山矿场东北方向,距离才十几里,矿场用的,都是当地玉山的煤炭。

赵与芮想,把煤炭炼成焦炭,用来炼钢是最好的,但想了想后,凭现在的技术恐怕很难实现,他也没时间在这里手把手的教,关键他现在不掌权,万一真的成功了,又泄露出去,可不是好事。

当然了,他自己也是半吊子水平,都是前世看穿越学来的,能不能成功,需要试验多少次,他自己也没把握。

“这些矿工都是按以前的方式在干?”

“是。”

“让他们重新招募,签定契约,以招募仆人方式,为我们炼铜。”

“我要的是仆人式工人。”

以前的方式,就是百姓们自己跑到矿场来干,和矿场老板好,炼出的铜料,交三成给朝廷,两成给老板,其余算他们自己的。

通常矿场老板啥事都不用操心,坐拥两成利,所以巅峰期,这里有十万多人在炼铜,老板坐享其成,吃的满满。

现在赵与芮不能这么干,他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能让矿工听话,为他所用,还要得到大量的铜铁,哪怕亏本都得这么干。

但想招到人,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和好处,就是要让别人觉得能在这里赚到钱。

秦卓为了维持这个矿的运转,当初是亏本经营,每年血亏数千贯。

现在招募仆人制度,恐怕会亏的更多。

“如果每个月两贯工钱,以契约形式,能不能招到人?”

赵与芮在京师招仆人侍女,一个月才几百文,但包吃住,其实花费也在两贯以上。

“两贯这么多?”秦东也是不可思议,瞪大眼睛,显然这价格已经比较高。

毕竟这会大宋一个吏役也才两贯左右,很多军士才一贯收入。

“包吃吗?”秦卓问:“如果是用工,可以不包吃,如果契约仆人,可是要包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