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当然整体经费还是充裕的,只是想要提高研发支出,对二级学院都增加了门槛难度。

所以,有些诺奖级的学阀,是想要搞一点“重复研究”,当然不是在北美或者西欧,而是去发展中国家。

其中莫尔电子工程学院,听闻两江省要搭建数据中心,并且也听说了两江省有个“金桥电脑”,于是就通过种种渠道,游说了一部分学者,组团先探探路,碰碰运气。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建康的“科研盛会”,理论物理这一块没什么人,研究世界本质的,除了“教皇科学工程院”的院士随便聊两句,剩下的,全都是偏应用向的。

哪怕是“生物技术”也是如此,就算基础研究比重特别大,但并不是全部,还是有技术转化的内容。

这些,都是钱。

圈子套着圈子,横跨大西洋、太平洋,从传统产业资本到大学校友,再从大学校友到学术派系,再从学术派系到跨国相关领域交流,隔了太多壁垒,这才导致了外交口的工作像集体丧失机能一样。

不一定有人会认账。

像金毛老汉的校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高质量论文贡献指数是一个重点考核指标,私立大学的kpi可从来没有简单,论内卷,国内还只是追赶状态,正经学术机构谁不是牛马?

所以,经费,经费,经费,还是经费!

“西格尔”是恶魔还是神明,那都不是个事儿。

只要《自然》杂志的年度报告排名前二十有我校,这就行了,一年的当牛做马也就值得了。

剩下的,不值一提。

“……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好的发展机遇。”

科研基金会的成立讨论会上,副总理说了点儿场面话,外交口的人总算是松了口气,一个个笑成了一朵朵菊花。

张老板压根就没打算请他们过来,不过看在老同志的面子上,省府大院也觉得别总是扒人裤衩子,所以也就安排了几张凳子。

“……科学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拥有最新科学知识、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台上领导在说话,张老板缩底下翘着二郎腿跟秃头老汉在胡扯,魏刚也是一边剥着松子一边说道:“恁只宗桑是朝后都不打算出国了?弄外交单位的人下不来台,不一定是好事。”

“我上次想要坐船偷偷去倭奴,被海军拦下来了。”

“……”

秃头老汉一脸错愕地转过头,张了张嘴,想要骂点什么,最后气笑了连连点头,“恁只棺材是老卵啊,海军哪会不炸死恁只短寿命的?”

“朝后出国难啊,看来之后打出点名气来,才能自由自在出国。”

“……”

名声,确实是个好东西。

国际上都知道你这么一号人,那你瞎溜达反而挺安全的。

当然,也只是相对安全。

“……中国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前沿科学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我相信,中国科学家一定会努力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能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并肩奋斗,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台上的演讲还在继续,为了给外交口挽尊,一把年纪的老同志也真是擦屁股擦成了熟练工。

张浩南感慨道:“真心不容易的。”

“那没办法的啊,外交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还是要有人来做的。”

秃头老汉忽然又道,“关键我觉得国内的社科文科类教育有问题,至少高中阶段就有很大问题。比如说沙城,不是大城市,但相对来说也没有说太贫困或者落后。但是呢,文理分科阶段,以最好的一中为例,文科是竞争力偏弱的一部分学生分流过去。这就很不合理。而大城市,照理说要均衡,可是家庭环境引导出来的结果,又全是公子小姐那一套,难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