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其中基本建设的货运专线、物流中心、大桥工业园以及莫名其妙落地的各种高校项目,还有刘援朝投资的仓储工程,杂七杂八加起来,一二三产整体暴增。

等于说去年一年,张浩南凭一己之力,给老家带来了五十亿的经济流量。

而在省内,其实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被“沙食系”的各种大项目吸引过去了,沙城本土经济活力,倒是显得有些低调。

让两个副市长感觉亏了一个亿的根子就在这里,义兴去年大概在两百个亿左右国民生产总值。

要是张浩南也给义兴带来同样比重的经济流量,怎么地也能有三十个亿的增加值,受惠人口,起码二十万人。

对张浩南来说,一年专心在某个县域范围,创造四万个就业岗位,现在真心不算什么。

“紫金科技”加上“金桥电脑”就能消化一半,其余随便分分的事情。

只是毫无疑问张浩南肯定要把“老巢”经营得根深树大,注入同等比重经济流量那是需要拿出相应筹码的。

类似京城南郊区那“一揽子”的超级工程计划,松江其实也很想,但不太可能跟京城一样拿出同等筹码,毕竟松江这里的竞争激烈,和张浩南同等体量的科技巨头就不在少数,更不要说传统重化工、造船、钢铁冶炼等等项目,并且还有大量的外资,每天黄浦江上流动的美刀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所以真要说砸血本交换,还没到那个程度,京城就不一样了,有些高层从政治安全上考虑,也会选择跟张浩南合作,等于说找一个“避风港”,可以让自己安全脱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不过义兴的两个副市长倒也不傻,没有说张浩南前脚走,他们后脚就返回市区,而是直接转换工作状态,慰问加视察,感谢“沙食集团”的农村供销合作驻村员工的辛勤付出……

明天新闻通稿肯定是要见报的,刷个脸熟搞个好印象,这肯定是没错的。

只不过跟张浩南前后脚擦肩而过,还是让两个副市长长吁短叹,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一个分管农业,一个分管工商,两人也没心思现在就返回市里,索性做了点起码的工作之后,跟驻村的“沙食系”各部门员工谈谈心聊聊天。

毕竟也是腊月,忙也不会太忙,粗筛调研结束之后,具体要先做哪个项目,才会根据项目分配来做精密调研。

因为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所以牲口们就准备了白板,拿着马克笔给两个副市长解释了一下“浩南哥”的规划。

两个副市长只是大略地听了一遍,就主动自己拿了本子和笔,一些框架上的布局,肯定是要先提前记录下来的。

这年头的渚西镇交通极其不便利,但这不是问题,换个老板过来,他们肯定要头疼修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