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哎哟,今朝真是活见鬼,细棺材居然不说自家钞票多?”

“因为我钞票多是事实,不需要说。”

“……”

魏刚没有继续问大概投多少钱,因为问也是白问,就算一个科研养殖中心算一个亿,二十个都是中心好了,二十个亿的投入,跟未来一百亿欧元的市场比起来……毛毛雨了。

关键这是活体黄金,可以高端消费,也可以一般消费,而且只要是城市化的地方,消费量都很可观。

贵有贵的吃法,便宜有便宜的吃法,但都基本满足好吃的范畴,附加值只要超过猪肉,量只要大,就没有不赚的。

就现在西太平洋地区,潜在消费市场就有两亿人口,张浩南真要是垄断了最后环节的养殖技术,现在的市场,百分之七十就是他一个人的。

到时候每年给关键技术突破的团队一年发一个亿,跟效益比起来,也不过是千分之一不到的比重。

太微不足道了。

秃头老汉也是深知这玩意儿是可以上量的“高端”农副产品,而且烹饪手段可以复杂也可以极其简单,并且对国内猪牛羊养殖影响不能说为零吧,反正微乎其微,国家各方面来说,都不会管控猪肉一样来管控鳗鲡。

这是真金矿,不是说笑的。

类似的技术突破,就有点像很久以前的远洋捕捞技术,突破之后不仅仅是产量大,总产值也高。

同样的还有远洋养殖技术、深海养殖技术,这些既可以做高端鲑鱼,也可以做一般普通经济鱼类。

但不管是哪种,这里面的核心还是科学技术,有事实上的技术垄断,那么产品线调控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并且和鱼子酱、鲑鱼那种不具备普遍食用习惯的食材不同,鳗鲡是全球性的大宗食材。

基于这个事实,魏刚其实也相当犹豫的,他肯定是希望科研养殖中心能够落户沙城,但如果沙城的没突破,对后续的学术号召力就很低,只存在产业扩张的好处。

有一说一,鸡肋。

秃头老汉只想更多的高等学府落地沙城,科研机构越多越好,因为带来的附加值是不一样的。

同样是三产,科研机构能带动的三产服务业,能很轻松就碾压同等岗位数量的其他社会组织机构。

连从银行贷款的难度那都是不一样的,更遑论其余一般消费,比如医疗,比如保险等等。

“有一点你要听我讲,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实话来讲,国家不重视不可能的事情,总归是要统一来协调资源的。毕竟你要去跟各省市的农业类大学、科研机构或者说水产所吧,你去打交道,是要一家一家谈的,但政府从中牵线搭桥,就是盖个章发个通知的事情。”

“过完年再说的,三年集中攻关,不愁这十天半个月。”

“老子就怕你跟农业部也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