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问题太多了,技术壁垒、专利壁垒、市场壁垒……

一座座无形的大山阻拦在前面,不是每个人发誓要做愚公,就能搬山的。

更多时候,不如做个寓公,好歹小日子过得会很不错。

第三次研讨会据传会有特别大佬坐镇旁听,具体什么来头,目前还不得而知,只说是会临时通知,视情况而定。

安独秀对此非常有经验,表示这大概率就要变成咨询会,张浩南发表的看法可能会有一定的权重。

但是为什么……

安独秀这就不知道了。

他是学部院士,是专家,在电子通信这一块发言,是具备权威性的,哪怕出报告也没问题。

可张浩南,他什么情况?

其实安独秀太忙,也太专注研究和学校发展,没怎么关注省内政治生态,他并不知道张浩南在某些行业发展及其宏观研究上,两江省内参是当作一个重要参考方的。

权威性就一个,那就是张浩南的赚钱效率十分高效,且并不依赖金融工具或者直接参与金融类相关领域。

一个将领能不能打仗,有战绩看战绩,没战绩看师承。

张浩南战绩过硬,高层都认可,两江省省内自然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而且从发展态势来看,创造的社会效益非常可观,正面意义居多,并且科技含量也不低,符合“科教兴国”的大方针。

“前两次会议,基本还是在拉扯,有人叫苦唱衰讲困难,肯定会有人打退堂鼓。我想,这次可能是希望你能当锤头来用。”

思来想去,安独秀觉得这个可能性最大。

毕竟,这会议主力就是两江省的工商业代表,不是微电子、半导体等相关企业,起码也是家电类相关,剩下的,就是投资公司,手上攥着的都是资金。

张浩南这样的,其实比较特殊,两江省省内一般国企,还真不敢说得罪他,央企倒是不会把他当什么阎王爷,但问题来了,两江省就没有央企总部。

至于说民企,牛逼一点的就那几家,搞建筑的半黑不白,根本不敢碰张浩南,消息越灵通越不敢;至于说搞重化工的,最大的民营钢铁厂就在沙城,跟张浩南是一个战壕的,在外不联手黑金黑装备,那已经是良心大大的好。

重化工加农业加高科,说得极端一点,联手直接超越世界上一半国家。

“校长,我一直没闹明白,就算要买现代的那条生产线,说实话,也不该是我们两江省,而应该是京城或者松江吧?我们省内就算买了,也没资质和实力运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