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没空(2 / 4)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王熙摸底牛里岗村之后,就挑选了邻里口碑过硬,又在部队呆过的老中青三个老兵去学如何操机。

培训费是有补贴和贷款的,这个贷款,是王熙担保,从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两万块配额中贷的,补贴是安东县的本地财政外加省里专项拨款。

时间紧、任务重,三个老兵在五家埭农机培训中心加班学习,很快国庆节一结束,牛里岗村的秋粮,两班倒只用了十天,就把村里的所有地收完。

这是牛里岗村第一次以机械形式收粮,早先都是要动用大量劳动力才能做到,而且尤为辛苦的是,每年这个时候,他们都是要先去外地帮人收粮赚工钱之后,再回老家收自家的田。

五家埭农机培训中心这边的师父们,因为听说是张浩南学长老家的学员,于是为了拍马屁,就组织了三个老师傅带着机子北上,这笔钱也不是说拍马屁的钱,是王熙沟通好之后的农机展示,由安东县政府农业局出的。

毕竟将来还要设置维修点的,所以也算是一鱼多吃。

两班倒中的夜班,就是老师傅们掌舵,牛里岗村十几个生产队的队长,都是连夜跟着抢粮,头一次不用计较三五天后是不是要来一场雨。

往年农忙,一场雨来得不尴不尬,你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收了没太阳不好翻晒,那直接等着发芽吧,一年白干;不收要是倒伏,粮食直接在田里霉烂都不稀奇。

农机的重要性,就是可以抢天时。

这时候多烧点柴油根本不是个事儿。

于是这趟秋粮抢收,直接让牛里岗村都服了,不服不行。

但这还不是村里人组织了一点土特产送往建康的最大动力,抢收,只能说是知道这世上干部还是有区别的,小年轻尽管吃了闷亏挨了打,但丁是丁卯是卯,没有牵连到别人头上,这是他器量大,农村人见识再浅,这点道理还是有的,服就是服,不嘴硬狡辩。

真正让牛里岗村爽到的,是两样东西。

一是那三辆跟过来的农机,还有三辆卡车,还是王熙担保,由牛里岗村租了下来,然后赚了一笔周围的收割费。

跟沙城肯定是没法比,毕竟很多农户的劳动力外出之后,留守家里的老人孩子未必掏的出这点钱。

所以上个月收割费,牛里岗村刨除开支,利润大概一万二挂点零。

这钱可都是块儿八毛的票子一张张摞起来的,村里的老会计干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头一次让算盘忙活起来,激动得手指都在打颤。

随后,就是两份合同,一份是外出务工技能培训,这份合同,王熙脑袋缠着绷带,一手茶缸一手粉笔,在村部的大晒场黑板前讲解。

摆事实,讲道理。

安东县外出务工的去哪里打工,打什么工,赚多少钱,住宿怎么样,伙食怎么样,环境怎么样。

没有什么过度夸赞的地方,沙城的“地域歧视”会说,村办企业的各种不正规操作也会说,这些说完之后,就是谈钱。

纱厂挡车工工资是多少,仓库装卸工工资又是多少,会开叉车能加多少钱,会认字母又有什么好处,这些都是王熙亲自跟着张浩南转悠过之后,才明白一线生产多么粗暴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