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中.国功夫(1 / 1)
作品:《直挂云帆》237.中.国功夫
中.国功夫经常被称为中.国武术,又被称做国术或武艺,是一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这是书上告诉我们的。
那个又瘦又黑的朱老头也懂功夫,却和书上说的不一样,他把功夫分为二部分。把锻炼身.体的柔韧xing、灵活xing、协调xing、平衡、力量和耐力的基本套路统称为功夫,认为学会这一部分就可以了。他把真正的防守和反击的动作称之为武术。前者是健体强身,后者却是临阵对敌。朱老头十分注重功夫套路的基本功练习,认为锻炼身.体或者自卫御敌就已经能够勉强对付。他问过田大:"无论是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qiang术和棍术也好,还是传统武术或竞技武术也罢,除了踢﹑打﹑绊﹑拿,你能跑得过子.弹吗?"这句话使我受益匪浅,毕竟冷兵器的时代在十九世纪初就已经结束了。
田大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中.国功夫本质就是一种格斗,它与普通的体育运.动不同,包括田径、足篮排在内的体育运.动都不过是一种健身游戏,而格斗却是一种生存游戏。田大认为:"功夫在国外也许没什么多大的威力,因为不少国.家都允许私.人拥有qiang支弹药,所以一旦发生口角、有了怨仇或者愤怒,提着qiang就可以解决问题,自然用不着挥舞刀qiang剑戟,"他强调说:"可是我们是fa治.国.家,又是和.谐社.会,当然不能和以se列那样藏qiang于民,也不能和毛.爷.爷那样全民皆兵,所以传承了几千年的功夫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田大从来没有对我说过《山海经大荒北经》里面的"蚩尤作兵伐黄帝"就是中.国功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记载。也没有讲过《礼记·王制》所记载的"凡执技论力﹐适四方﹐luo股肱﹐决she御"就是随着青铜器的发展﹐开始出现兵器和功夫的较量高低。田大的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庄子·人间世》和《荀子·议兵》里面就曾经介绍了拳术打fa有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汉书·艺文志》就是论述"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的武术专著。他不知道唐朝开始实行的武举制到清末才结束﹐不知道宋代.开始出现了以学习功夫为目的的民间社团组织﹐到了后来就进一步发展成以"社""馆"的形式传授武艺﹐其中著名的拳种﹐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多在清代形成。
中.国功夫种类繁多,中.国门派复杂,在世界也是非常少见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历史清楚,脉络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约300多个。据说门派众多是由于南北地理、气候、人的不同而造成的。北方人身材高大,北方气候严寒,造成北派拳术气势雄劲,大开大合;而南方多水,南方人身材矮小,拳术也比较细腻。所以就有"南拳北腿"之说。还有以山脉河流划分的;有以姓氏或内外家划分的﹐也有按技术特点划分的。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犹如满天繁星。而从拳术命名的角度也可以列出有关的拳种套路,可见中华武术纷繁浩瀚之一斑。
田大没有读过《易经》,当然就不知道《易经》开篇就有一句鼎鼎有名的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武林中人说那就是指的是中.国功夫。其中的"立天之道,曰yin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以及"一yin一阳之谓道。知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几乎就是在传授功夫的精髓。
田大不知道宋朝以前就出现了陕西红拳,这是有史以来搏击技术的第.一次出现。宋朝有了杭州长拳、明朝出现了四川梅花拳、清末民初,武当派、少林派的名称相继出现。也有了以来自河北沧洲的拳术和南拳技击为主的南北少林的出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武当派从来没有武术传承纪录,而是民.国初年吴式太极传人许禹生说替袁世凯工作的宋书铭自称藏有远祖宋远桥的太极拳谱。少林派也没有武术传承的纪录。明代那些习武者曾经拜谒过少林,但是他们失望而归。嵩山少林寺于1928年军.阀混战时全部被烧毁,少林寺主持妙兴和尚加入北洋军.阀在舞阳一战中也阵亡了。1932年,金恩忠声称得到少林寺妙兴和尚秘传七十二绝技,谁知是真是假。这就是真.实的历史,真假莫辩,没什么值得显耀的。
田大懂得功夫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可是他不懂得这其中包含的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都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体现,诸如整体观、yin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等,逐步形成的独具民.族风貌的一种武术文化体系。
田大懂得功夫除了讲究形体规范,又必须追求精神传意和内外合一。所谓内,就是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总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整体。懂得通.过拳打、脚踢、快摔等动作的运用,扬长避短,攻彼弱点、避彼锋芒,讲究得机、得时、得势,从而提高判断力和应变能力。也懂得攻与防、虚与实、刚与柔、开与合、快与慢、动与静、起与伏等交替变化形成的强烈的动感、均衡的势态、恰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也曾经念念有词的告诉我:"动之如涛、静之如岳、起之如猿、轻之如叶、重之如铁、缓之如鹰、快之如风。"至今我仍然牢记在心。
可是田大不知道国.家的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武术协会并不能和美.国的截拳道、韩国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ri本的空手道那样坚持自己的特se,却热衷于响应国际武术联.合会把武术当作竞技体育的号召,主动的削足适履,按照人家编排的国际标准套路进行训练和比赛。因此之后的武术比赛被人批评为是表演"舞术",毫无实用的技击xing,只是花拳绣腿的体操而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推出的散打运.动遭到了很多的批评,许多持否定态度者批评它是泰拳的腿fa、拳击的拳fa、加上一些四不像的跤fa(因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跤fa和它完全两样)。
这就是中.国功夫悲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