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国庆、铁道部的邀请、双方争执(2 / 3)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这边闲聊着,远处突然出现一道身影。

“看这边。”

咔嚓!

一道闪光灯闪过。

只见一个外国记者拿着照相机,给李爱国和老山多留下了一张照片。

“Very Good!”

记者操着明显的老美口音,应该来自妹联社。

“刚才的照片寓意太好了,感谢你们能让我拍到如此好的照片。”

记者走过来,取出两张名片分别递给李爱国和老山多。

“我是妹联社的杰克,你们这张照片有可能会登上我们报纸的头版头条。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够发掘背后的故事。

你也知道,我们那边的人,对你们这些封闭国家的人总是很感兴趣。

如果有可能的话,晚上我在友谊宾馆想请伱们吃顿饭,怎么样?

你们放心,这种故事往往有着丰厚的报酬,并且还不会违反你们的规定。”

丰厚的报酬.不违反规定,还真是诱人啊。

李爱国捏捏那张烫金的名片。

“亲爱的杰克,这是我们的生活,不是故事,如果你想要猎奇的话,可以去采访一下你们的原住民,

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一些非常稀奇古怪的事儿。

比如,一张原住民的头皮,可以换多少英镑。

比如,他们热烈的欢迎了五月花号,却引来了一群魔鬼,魔鬼把包裹过天花病毒的毛毯送给了他们。”

此话一出,杰克脸上的自信和笑容顿时凝固了,变得要多可笑有多可笑。

“打扰你们了。”他抛下一句话,转过身气呼呼的离开了。

老山多松口气,碰碰李爱国的胳膊说道:“李司机,刚才我还真担心你答应下来。

你可能不了解,我们那边发生的变故,身后就有这些人的影子。”

李爱国哪能不了解这些。

到别人家捣乱,然后趁机掠夺,是这帮人发家致富的老手段了。

只是受限于审核不能言明罢了。

“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对对对,亲爱的李,你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老山多重重的点了点头。

“关于D1内燃机的交易问题”

老山多话说一半,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他跟李爱国的关系虽好,也特别喜欢这位东方的火车司机。

但是D1内燃机的技术资料和设备,能够为人民铁道部换到许多好处。

他不能因为个人感情,置人民铁道部的利益而不顾。

出乎老山多预料的是,李爱国并没有追问。

就像是没有听到他的话一样,只是双眼紧盯着广场上那一一队队威武的战士。

他们头戴缴获的美式钢盔和日式、美式武器,直至仿制前苏联的50式冲锋枪和转盘机枪,仿佛能嗅出从剿匪前线、北面场上带回来的硝烟。

现场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欢呼声中,全体中华儿女,心为之振奋,眼眶为之湿润。

庆典结束后,老山多和光头菲利普要乘坐吉普车回了友谊宾馆。

他表示在离开京城之前,要到李爱国家中做客。

李爱国一口答应下来,表示会请老山多喝灵龟展势酒。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两人重重的握了握手,李爱国看着吉普车消失在远处。

然后在签名本上签上名字,到礼品处拿了一件纪念品。

纪念品是纯铜制作,外观是一段长城,底部镌刻有国庆阅兵纪念1957的字样。

这玩意做工精美,很有纪念价值,应该能当成传家宝了。

李爱国将纪念品装进帆布包中,离开礼品处,走到门外推了自行车就准备离开。

“爱国,你让我好找!”董工带着两个铁道研究所的同志从人群中挤了过来。

“出什么事情了?”

看他们慌张的样子,李爱国吓了一跳。

今天这种场面下,出现任何小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

“你误会了,还是对匈牙利出售爱国型号内燃机的事情。

现在部里面也拿不准主意了,部长想请你过去,询问你的意见。”

跟着董工登上吉普车,在前往友谊宾馆的路上,李爱国也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次匈牙利人民铁道部准备购买两百台爱国型内燃机。

只是他们现在经济情况不佳,没有办法全部用卢布购买。

所以便提出了可以用全套ND1型内燃机车技术、五辆ND1型内燃机,以及其他的技术和设备,再加上卢布购买。

这个条件得到了哈市铁路科学研究所的全力拥护。

崔明德教授拉拢了一大批专家,催促部里面答应匈牙利人民铁道部的方案。

只是京城铁道研究却觉得内燃机车技术暂时不适合咱们。

所以以刘国璋为代表的一些领导专家表示了明确反对。

部里面召开了三次会议协调这件事。

因为双方的分歧特别大,所以一直没能达成统一。

现在匈牙利的大统领参加了国庆典礼,三天后就将离开京城回到匈牙利。

他希望在此之前,跟国内达成协议。

带着合作协议回去,也好稳定国内的局势。

搞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李爱国皱起眉头。

“这都是领导决定的事儿,为什么要找我?”

“谁让爱国型蒸汽机是你鼓捣出来的。现在双方争执不下,闹到了滕部长那里。

滕部长说了,你们这帮捡现成的家伙,为什么不问一下李爱国呢?”

李爱国:“.”

果然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为了方便跟匈牙利人民铁道部谈判,铁道部特意在友谊宾馆设下了办公点。

李爱国进到会议室里的时候,刘国璋和崔明德教授已经争吵了足足两个小时。

双方脸色都赤红起来,大眼瞪小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滕部长这位铁道兵出身的领导曾经上过战场,面对枪林弹雨都不带皱眉头。

但是面对这帮子技术人员吵架,脑瓜子却嗡嗡作响。

毕竟这些人不是敌人,不能全部突突了。

甚至他们之所以争吵,无论是不是有私心,都是为了铁道事业的发展。

非但不能生气,还得想办法劝和,需要表达出技术讨论要百家争鸣的态度,让那些专家和技术员不要把他当成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