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吴汉市长江大桥(2 / 2)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回到家后,她将蛋糕分成四份,李爱国一份,何雨水一份,刘大娘一份,她自己留了一份。

刘大娘吃着蛋糕,直赞叹李爱国找了一个好媳妇儿。

秦淮茹在水池旁看到这一幕,眼神黯淡了下来,端着水盆子转身回了家。

贾东旭自从上次秦淮茹离家出走后,也老实了许多,下了班便待在家里面。

见到她回来,皱着眉头说道:“你不是洗衣服去了吗?怎么着,衣服没有洗完,就回来了?”

秦淮茹看看正在啃红薯的贾东旭,一时间丧失了跟他讲话的兴趣,转过身进到了里屋。

贾张氏气呼呼的说:“反了天了,谁家的媳妇儿敢这么对自家老爷们啊。“

贾张氏站起身想要教秦淮茹规矩,被贾东旭拉住了。

“娘,别闹了,要是易师傅知道了,又得收拾我了。”

贾张氏虽恼怒易中海插手贾家的事儿,但是贾家这阵子还得靠着人家,也只能作罢。

她小声嘀咕:“易中海这人真是邪门了,平日里谁都不帮,为啥偏偏喜欢帮秦淮茹呢!”

翌日。

李爱国一大早便去行车了。

陈雪茹到街道办请了半天假,骑上自行车去老协和看望大嫂。

抱着孩子逗了一阵子,陈雪茹准备回街道办。

从她手里接过孩子,大嫂有些难为情的说道:“雪茹,嫂子求你件事儿呗。”

“啥事啊,嫂子你尽管说。”

“那个.我弟妹你也知道,她糊火柴盒子压根不挣钱,想着”

大嫂正要说下去,陈行甲出现了病房门口,拦住了她。

“媳妇儿,雪茹还得去上班,你就别浪费她的时间了。”

陈雪茹搞不清楚状况,见陈行甲脸色有点难看,也隐约猜到了什么。

“大嫂,我去上班了,咱们下次再聊。”陈雪茹挎上帆布包出了病房。

陈行甲将陈雪茹送出了大楼,叮嘱她:“你嫂子是个拎不清的,你千万别听她的。”

“知道了哥,你赶紧回去吧。”陈雪茹清楚陈行甲的意思,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大嫂见到陈行甲回来,气呼呼的说道:“我弟弟家确实困难嘛,白翠要是能当上供销社售货员,他们的日子也能好点,你这个当姐夫的,咋不想着帮忙呢。”

陈行甲板着脸说道:“白翠开口就是供销社售货员,真以为供销社是爱国家开的啊!

她没上过学,扫盲班都没毕业,能算账?”

大嫂也清楚白翠的要求有点高,却不愿意低头,低声说道:“白翠也是想着售货员工资高一点嘛”

陈行甲看了看胖乎乎的小九斤,也不能真跟大嫂生气。

“老二能进机车厂到那个机修工。

那是因为老二本身就是国家职工,技术也过硬。爱国能从中做工作。

白翠有什么?你这不是想让爱国犯错误吗?”

大嫂郁闷的说道:“行了,行了,既然你不愿意麻烦雪茹,我以后不再提,总行了吧。”

“你啊.”

陈行甲还想多说两句,小九斤哇哇大哭了起来。

他连忙手忙脚乱的帮孩子换上尿布。

另外一边,李爱国已经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机务段里。

刚进到客运车间,便接到了段里面的通知,让他到火车研究所一趟。

“刘国璋主任要见我?没搞错吧?”

李爱国看着徒弟黄婧问道。

黄婧点点头:“没错,是那个通讯员阎解成来通知的。”

还没有行几天车又得请假,李爱国也是无奈。

只是刘国璋最近一阵子好像在忙大事儿,李爱国两次登门,都没有见到他。

就连红星雨伞都是托师母转交的。

李爱国还真有点想念这位恩师了。

李爱国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带着黄婧找到了正准备行车的代班司机。

“老白啊,今儿你替我行车?”

代班司机看看李爱国,再看看站在他身后的黄婧,顿时明白了,笑着说道:“李大车,你放心吧,你的徒弟谁敢欺负啊。”

“那就有劳老兄你了。”李爱国拍拍代班司机的肩膀,这才骑上自行车前往火车研究所。

代班司机看看黄婧说道:“小同志,你可算是找了位好师傅。”

黄婧抿着嘴笑。

她父亲是火车司机,她从小在铁路大院里长大,对机务段里的事儿再清楚不过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就连师徒之间也是如此。

有很多火车师傅在带学徒的时候,并不会尽心尽力,只把学徒当成免费杂役。

“什么?吴汉市长,江大桥?”

有阵子没见,刘国璋似乎老了好几岁,头发一大半花白了,额头上爬满密密麻麻的皱纹。

这会他不停的纠正李爱国的话。

“不是江大桥,是吴汉市长江大桥。具体来说,应该是长江铁路大桥。”

“老师,咋回事?”

听说要掺和长江大桥的事儿,李爱国顿时来了兴致。

“这事儿三两言语给你解释不清楚。你就说有没有信心帮助四方厂改进前进型机车吧?”

刘国璋拍着桌子说道:“还有,在随后的工作中,也许得驾驶火车去验证长江大桥的坚固性。”

他这个学生越来越过分了。

一进门就以自动伞为理由,讹诈了他两条中华烟。

现在还想让他当解说员,真当他个老师没脾气啊!

“开着火车穿越长江?有兴趣,太有兴趣了”

李爱国咳嗽两声,整了整衣领子,一本正经的说道:“老师,我身为火车司机,当年在加入组织的时候,就宣过誓言,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无论组织把我放在什么岗位上,我都会不畏艰难困苦,争当积极分子!”

刘国璋:“.”

他沉默了片刻,脸色也严肃了起来。

“李爱国同志,这次任务关系到吴汉长江大桥能不能顺利通车,你就算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证完成任务!”

“明白!”

激情在胸怀中燃烧,李爱国紧紧的攥起了拳头。

在后世,吴汉长江大桥被誉为新世界的第一座长江大桥。

《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正式吴汉长江大桥。

来到这个年代,李爱国才意识到这座大桥的重要性。

在吴汉建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用以沟通南北铁路。

从1913年詹天佑支持组织的第一次规划起,前后共经过5次规划,直到1955年才有新中国正式确定长江大桥的具体规划,并正式投入建设。

京城各个街区为了支援去大桥的建设,还曾经组织过募捐活动,李爱国曾捐过五毛钱。

在那个时候五毛钱等于他半年的零花钱。

大桥的工程进展经常刊登在人人日报上。

机务段组织的学习生活会上,也经常号召铁道职工向大桥的建设人员学习。

现在竟然能够参与到大桥的建设中,咱李爱国能不激动吗?

随后,刘国璋喊来董工,指了指李爱国:“小董,你是这次任务的组长,把任务跟爱国解释一遍。”

董工带着李爱国来到隔壁办公室内,给他倒了一杯茶水,这才缓声开口。

“其实吴汉长江大桥,是由咱们铁道部门主持建造的。”

“什么?”

李爱国猛地瞪大眼。

在新闻上,只提到了吴汉长江大桥的重要意义,还真没提到铁道部门在其中的作用。

“这事儿啊,还得从大桥的立项说起”

董工难得在李爱国面前摆出师傅的姿态,边喝茶,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