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等发大财先(1 / 2)

作品:《谍影:命令与征服

千头万绪。

整个江阴要塞,完全就是烂摊子。

徐康有能力吗?有。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源,只有干瞪眼。

而且,他是杂牌军出身,本身威信就不够强。

驻守要塞的部队,也是来自五湖四海,很多都是被裁撤的地方派系残存。

将他们安顿在这里,其实是砧板上的鱼肉。

等着进一步处理。

比如说103师,就是原来的黔军三个师缩编而来。所以,人数很多。但是,综合战斗力却几乎等于零。

五个大炮台,还有三个小炮台的情况也不乐观。

第一轮实弹射击以后,光是维修整理,估计就需要半個月的时间。

发现的问题太多。一下子整改不过来。

“特派员。”

“请坐。”

来的是要塞守备司令部参谋长,杜松岳。

杜松岳也是杂牌军出身。五十多岁,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

他曾经参加过武昌起义。算是老资格。战功也不错。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蹉跎一生,最终在江阴要塞落脚。

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的沧桑。眼神黯淡无光。可能是经历太多生死了。

辛亥革命以后的几乎所有战事,他都经历过。一个人就是一本历史书。

“杜参谋长,江阴要塞日后就交给你了。”

张庸开门见山。

他的任务是巡视。不是长期驻守。

他也不可能在这里长期驻守。他是有自己的特殊任务的。

抓日谍才是他的主业。

“是。”

杜松岳木然回答。

不喜不悲。仿佛是个木头人。毫无感情。

事实上,在下层官兵那里,这位参谋长,的确是有“木头人”的外号。他也不介意。

根据陈书童的描述,就是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你指令他去做的事,他能做得很好。但是多余欠奉。

你如果是没有明确吩咐他去做的事,他肯定不会做。

据说是以前吃过大亏。

老实人都这样。被坑多了。终于学会自保了。

多做多措。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职场精髓。

“这是我要你做的事。”

张庸将一张公文纸推到杜松岳的面前。

上面有列明了所有的事项。还有他张庸的亲笔签名。有日期。

这等于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对方。这是白纸黑字。是我要你做的。如果有问题,我负责。肯定不会连累你。

你是下级。只需要忠实的执行命令。

我张庸不怕背责任。大不了落草为寇。说不定更自由自在。

“是。”

杜松岳拿过公文纸。

仔细浏览一遍。没有问题。白纸黑字。

有张庸的签名。还有手印。

嗯,张庸连自己的手印都按上了。让对方彻底放心。

“参谋部存档。”

“是。”

“有问题吗?”

“没有。卑职马上执行。”

“好。去吧。”

张庸点点头。不再言语。

要说的,都已经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伱是老实人。我们公事公办。

“报告!”

忽然间,一个上尉军官急匆匆来到门口。

张庸点点头。让他进来。

“报告特派员。码头来了一艘船。上面装满了弹药。”

“你说什么?”

“报告特派员,码头来了一船军火。”

“是吗?”

“说是特派员安排的。请特派员亲自去接收。”

“哦。”

张庸反应过来了。

可能是运砂船到了。上面有一百发150毫米炮弹。

于是站起来,朝杜松岳招招手。让他和自己一起去。虽然是只有一百发炮弹,那也是军火啊!

结果,到了码头附近,张庸发现不对。

不是运砂船。

而是一艘平平无奇的运输船。

和之前系统派来的一模一样。

上面的人都像是雕塑。没表情。不说话。地图也没显示。

惊喜。

这又是系统派来的?

好家伙。系统好给力啊!居然连续送来两船军火?

难怪要选择江阴要塞作为基地。敢情是为了水路运输方便。也保密。谁也不知道运输船是从哪里来的。

水路运输量也超级大。一船就能拉几百吨。甚至几千吨。

长江航道,自汉口以下,都能通航3000吨的轮船。慢一点,甚至能够通航5000吨的。

从汉口到重庆,也能通航1500吨左右的轮船。可以说是黄金水道。

只要系统愿意安排,多少弹药都能运输到达。

可惜,只有弹药,没有武器。

想要武器,还得自己想办法。

“报告。”

“将货物清单拿来。”

“是。”

很快,张庸就拿到了货物清单。

当然是系统给的。

只看到了一眼,张庸就惊呆了。

我擦,数字很大啊!

系统似乎打鸡血了?

之前才送来一船炮弹,现在又送来一船子弹?

感觉今天来的这艘运输船,比昨天那艘还要大。感觉运输来的弹药数量更大?

吃惊……

喜悦……

将清单递给杜松岳。

杜松岳也是惊讶。黝黑的脸,隐约泛红。

没办法。激动。

那么多的弹药?

都是送来要塞的?好厉害。

这个张庸,真的能搞来那么多的弹药啊!

佩服。

程志高呢?这家伙怎么不在?子弹是他最需要的啊!

沉默。

牢牢记住清单上的数字。

步枪子弹,有三种型号。

一种是毫米毛瑟步枪弹。是国内最常见的。有五百万发。

一种是毫米莫辛纳甘步枪子弹。也是国内比较常见的。有三百万发。

还有一种是毫米驳壳枪子弹。也有三百万发。

厉害了。

足足一千多万发子弹啊!

如果数字没有水分的话,这批子弹的数量,简直是太吓人。

他杜松岳在战场上摸爬滚打那么多年,做参谋长也好多年了。还从来都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子弹。

一个师,能够几十万发子弹就算不错。超过一百万发,绝对是奇迹。

“参谋长。”

“到。”

“安排人接收。”

“是。”

“仔细核对。”

“是。”

“通知103师前来接收弹药。先给他们两百万发。具体型号他们自己决定。”

“是。”

杜松岳答应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是现在,他感觉自己是抱着一座金山。有的是子弹。

足足1100万发子弹,调拨给程志高200万发。还有足足900万发。弹药储备可以说是相当充足。

然而,除了这些子弹,还有一张赠送清单。

三万枚木柄手榴弹。

十万发毫米机枪子弹。

前者,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后者就……

张庸亲自上船。找到那些大口径机枪子弹。都是真的。

都是配套美丽国的M2HB大口径(毫米)机枪的子弹。如假包换。

“老干妈……”

“确实不错……”

“但是贵啊……”

张庸喃喃自语。

他当然知道M2HB重机枪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