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守村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二十四章 玄乎故事论窑洞(3 / 3)

作品:《大明守村人

这边没有活儿干的村民则回去找事情做,比如把院子收拾收拾,或者捡些柴火。

山上有果树就有其他的树,包括荆条,找干树枝带回家,或者看着碍事的树枝砍下来拖回家晒干。

荆条拿来弄栅栏,要么编篮子,一般的篮子时间长了,下面漏了就不补了,不如编新的,补的不但沉,还容易随时散架子。

亲王等人回去休息,里长继续跟着憨憨进帐篷询问事情,关于明天的。

晚上饭相对晚一些,百姓也不急,大家都等着吃好的,今天晚上还是鱼,并且说了,有煎的鱼干给大家分了带回家。

关键百姓愿意看电灯,电灯的光比较稳,不像蜡烛与火把、油灯那样晃来晃去。

“此时窑洞中住的人比较热了吧?虽说窑洞冬暖夏凉。”

朱樉自己的封地就有窑洞,太原府与大同府一样有,百姓们没有钱烧砖瓦,就在黏稠的土坡处挖洞居住。

有的甚至直接在一个高的地方往下挖,挖出个大坑,坑里是大院子,房子围着中心挖出来的,中间有个井。

下雨的是时候雨水就进到井里,大家吃水也在那个井中打,不怕洪水冲,因为本身就是高的位置。

现在他就想知道,是不是真的那么舒服。

“秦王殿下说笑了,哪有什么冬暖夏凉,无非是比在外面晒着强,夏天潮啊!窑洞越往里越潮,不透风。

夏天还好办,热了少穿衣服,外面有井,打水冲凉,最怕冬天,冷啊!

在里面烧火,冻得不想出来,里面也得穿厚衣服,把干草编成席子铺,再把窑洞口挡一挡。”

知县王仕童摇头,哪来的冬暖夏凉,那么好的话,为何衙门不放在窑洞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