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襄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95章 乾清门外(2 / 2)

作品:《红楼襄王

太子这幅憔悴的样子,着实让在场官员心感震动。

“太子殿下,臣等此番前来,皆是出于公心,不使圣上冤罚忠直……”

“是啊殿下,臣等皆是一片赤诚,并无放肆之意……”

相较于朱景渊,在场众人更愿意跟太子诉苦,毕竟这位心肠软有善心,说不定还能劝得他加入进来。

朱景源不会想到,这帮人竟想把他策反。

“四哥,我记得那位张主事,还有那位陈少卿,都曾是你东宫的旧人……”

朱景渊虽只是简单一句,但项庄舞剑之意却很明显,毕竟连朱景源都看出来了。

“老六,你别在这儿挑拨是非,今日之祸事……还不都是伱挑出来的!”朱景源愤然骂道。

这就是太子愚蠢的地方,把不干净的事拿到了台面上,没有顾及到大局和影响。

果然今日果真一箭双雕,太子你能再可爱些吗?朱景渊心里大笑起来。

但与此同时,只见他谦逊说道:“四哥……小弟不知何处得罪了您,乃至于召至这般指责!”

“难道臣弟劝他们回去,还犯了什么大错?亦或是扰乱了四哥部署?”

太过聪明的人,往往也会因为自负而自伤。

眼下留在现场的官员,可不是全是他睿王府的投机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公心,来替被罚的监生们求情。

所以当听到睿王陷害太子,这些人又如何能接受,尤其他们中还有东宫旧人。

只听被朱景渊点到的陈少卿怒道:“睿王殿下,今日到场官员,皆为我大明之臣,你却说是什么东宫旧人,难道东宫与大明是分割开的?”

此话音一落,又有人开口说道:“太子是我大明国本,难道睿王殿下能替圣上做主,要把国本太子拿掉?”

通过科举选出来的官员,论嘴皮子那都不弱。

刚才朱景渊把自己的人劝走了,以至于连个声援他的人都没有,此刻他被怼得极为难受。

“我与太子骨肉至亲,尔等如此颠倒黑白言语中伤,是要坏我天家兄弟情谊?”朱景渊阴沉着脸问道。

这话一出,在场多数人都不得不感慨,这位睿王殿下脸皮是真的够厚。

就他做的那些个事,还有脸说什么兄弟情谊,着实是太过可笑了些。

外面发生的情况,朱咸铭都有实时掌握,他再也忍不了俩儿子丢人现眼,于是程英来到了乾清门外。

“主上口谕……”

听到这句话,在场官员不管服不服,都只能老老实实跪下磕头。

“尔等忤逆,朕已再三忍耐,若尔等不顾君臣情谊,朕亦只能执行国法!”

程英年罢,当即严厉呵斥道;“锦衣卫!”

“有!”

在场数百名校尉齐齐呐喊,直接把威慑力拉满,作为皇帝亲军和大明第一卫,他们自是有一股骄傲和自豪。

在场官员听到喊话,纷纷感到心颤惊恐,只有少数意志坚定之人,此刻还勉强维持住了“体面”。

“诸位快些离去,难道尔等……真要陷于不忠不孝之境?”

“陛下圣明,一切事情自会有公断,又岂需尔等行如此之势……”

在锦衣卫杀气腾腾威慑下,在三位阁臣和两位皇子劝解下,终于又有人明智选择离开。

可没等所有人都离开,就听程英下令道:“把这些忤逆君父的狂悖之徒,全部拿下!”

最后留下的十几人,原本有几个都想起身离开了,哪知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正常来说,既然有人在陆续离开,锦衣卫的人就不会动手,然后这件事就算“皆大欢喜”了了。

此时李庆祥也很惊讶,但程英的话代表着皇帝的意志,所以他只能下令手下执行。

于是乎,留下的一共十二名官员,也被锦衣卫的人给拿下,然后就被押着带离了现场。

见此一幕,首辅赵玉山面有所思,次辅陈锦昀面无表情,心里却是非常遗憾。

只有三辅郑智清,此刻忍不住叹了口气,暗道被抓的这些人玩砸了,所以他们彻底的完了。

至于朱景源哥俩,则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诸位,我们去跟圣上请罪吧!”赵玉山开口打破了沉默。

作为内阁辅臣,他们没有安抚好官员,以至于闹出了这些事端,面圣请罪也是应有之义。

然而朱咸铭没见他们,只是让他们各自回去理事。

当然了,朱景源二人的面圣请求,也被朱咸铭一并驳回了,他是看着这俩人就觉得来气。

待所有人退下,朱咸铭又看了几份奏本,发现自己实在是静不下心来,就干脆出了乾清宫往北去了。

能让他的心安宁下来,也就只有皇后一人。

漫步来到坤宁宫,朱咸铭并未让人通传,自己一个人安静的走了进去。

此时皇后正闲着,在后堂内摆弄花草,乾清门外的事她已知道。

看着走进来的皇帝,杨清音并未起身迎候,而是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朱咸铭自顾着坐下,随即便有宫女端上茶水,而后她们又各自退了回去。

“你们也都下去吧!”杨清音对在场其余宫女吩咐道。

“是!”

所有人离开后,现场就只剩下帝后二人,便听朱咸铭怒气冲冲道:“那两个丢人现眼的货,我迟早要被他们气死!”

杨清音也知道,这件事少不了俩儿子在捣鬼,而且还是陷害立下大功的老十三,这让她心里很不好受。

杨清音答道:“我有责任,没有教好他们!”

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老六阴险老四正直,如今在她看来老四也信不过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景渊今日确实收获颇丰,至少让皇后已不信任太子。

“这两个混账……”

朱咸铭本想要骂几句,但最终他是一句都不想多说,叹了口气后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此刻他又想起了小儿子,却发现以往格外厌烦的家伙,眼下却是那般的优秀且顺眼!

“京里这些流言,我本以为官府会严加整饬,那料到会愈演愈烈,应天府、五城兵马司……还有锦衣卫,当事者都得严加惩处!”朱咸铭恨恨道。

转过身来,杨清音徐徐说道:“他们夹在老四老六之间,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把老四和老六并列,可见在杨清音眼中,确实也对太子失望了。

“可他们头顶只有一片天!”朱咸铭目光不善。

杨清音本想再为官员辩几句,外面却传来了禀告声。

“启禀陛下,娘娘……太子爷方才晕倒了,太医们瞧过已无大碍,说是激愤过度所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