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襄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70章 朱景洪调军(2 / 2)

作品:《红楼襄王

侯璟出身于修国公府,侯家既是世祖亲封定国功臣,又是当今皇帝的东华门功臣,他自然可以比王杰更大胆。

有了他的这句话,情况就从如何跟朱景洪解释,变成了是否要当场制止侯璟。

眼看侯璟起身要动,刘雄山本想要起身阻止,但最终他只是心思动了,但屁股却连位置都没挪动。

“大人,十三爷既要看咱们的战备,咱京营可不能他失望!”

此刻说话的,乃是果勇左卫指挥同知杨仁忠,两年前便是他与裘鸿被调往金陵剿倭。

那段时间,他也算给朱景洪打过下手,二人之间多少有些交情。

他的这番话,配合前面侯璟王杰的反应,就初步的形成了一种势,仿佛听朱景洪的令理所应当。

以至于让陈刘两位指挥使都觉得,或许是自己太不懂事了。

加之此刻,他们心里承受着高度压力,生出妥协之心也就不奇怪了。

“都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传令去!”陈宝祥怒斥道。

听了他的这番话,在场一众参将便不在犹豫,起身便往营帐外飞奔而去。

这帮人走了,留在帐内的几位指挥,此刻就更显得尴尬了。

刚才的过程说起来长,但前后也就不到十秒,可中间却是实打实的角力,让胜负双方皆心有戚然。

此时朱景洪也不免后怕,若没有提前安排王杰和侯璟,若不是此前在金陵提携过杨仁忠,今天他很有可能要出洋相。

但是,今天的角力他终是胜了,那么他对京营的这两个卫,就从将领的心理上拥有了部分兵权。

换句话说,以后他再下令,遇到的抵触就不会如今天这般强。

跳出朱景洪的思维来看,今天他突然到访,就能如此折腾全军,其实已经非常的“了不起”。

换个人来,别说是老六,即使是太子来了,只怕也不能轻易号令大军。

战鼓擂起,而且是最紧急的集合号令,军营内的士兵全都撂下手头的事,都已最快速度开启了作战准备。

而等一众参将各自归营,众人才知是朱景洪来巡营。

还是那句话,若士兵得知是别的什么钦差来巡视,通过这种手段来折腾大家伙儿,哪私底下绝对会埋怨几句。

然而既得知是朱景洪,众人都知他是行军作战的内行,所以便生不出怨怼之心。

没错,虽然朱景洪没怎么打过仗,但通过这两年的持续包装和发力,他的名将人设也已有了雏形。

很多事情,待在京城那个圈子里,舆论主流在朝廷在文官,就让朱景洪的努力看不出效果。

而一旦跳出那个圈子,他就是一枝独秀的状态,到了他收割忠心的时候。

在士兵们快速准备,拼了命的赶赴校场之时,朱景洪也在一众指挥簇拥下,慢悠悠的赶赴校场。

京营一个卫的编制人数,战兵一般在五千人左右,其中下设三个“都”各领一千五百人,每都设参将一人统领。

而在卫的这一层面,除了指挥使总领全军,还设有指挥同知和佥事各两人,共五人各司其职并指挥作战。

同知和佥事们,除各管军法军功等方面,同时还充当着指挥使的参谋。

所以此刻,两位的指挥们簇拥着朱景洪,各发表着对眼下战局的看法。

朱景洪背着手走在前面,时不时的点点头回应两声,十足是大领导的做派。

“说来说去,还是要咱们主动出击才行,人家准噶尔可不怕跟咱们耗!”

“此番宁总督到任,总算能汇集各方力量,对准噶尔以泰山压顶之势进攻,平定此番叛乱也就是今年的事了!”

朱景洪做出了最后的总结,并顺道捧了宁焕祥一手。

“对了,后天总督署议事,你们可都接到了消息?”

到了玉门关外,这就已经算是在前线,宁焕祥当然要召集军议。

一则聚聚人心,二则听听意见,三则是为了商量对策。

“臣等已得了消息!”众人答道。

朱景洪笑着说道:“把你们的真知灼见,到时候可都要说给宁总督!”

众人说话之时,已经来到了校场这边,此刻场上已有大片人在列队。

京营士兵所装备的武器和甲胄,堪称这个时代的“圣诞树”,绝对是让外邦垂涎的东西。

朱景洪说一刻钟时间集合,到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但场上仍有军队士兵未到齐。

在这种普遍环境下,已经完成列队的侯璟和王杰,此刻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坐到高台上已摆好的交椅上,朱景洪看向眼前一众指挥,平静问道:“诸位觉得,军士们集结得越快,对行军作战是否有利?”

集结速度快,其实就是军队的反应能力快,有没有好处其实显而易见。

对于朱景洪在北四卫主持的军制改革,在场一众指挥都深有了解,自然明白他问这话的意图。

“自是极为有利,所谓兵贵神速……”

论起兵法理论,在场这些人一个都不差,于是纷纷从各方面分析起来。

这不是单纯的拍朱景洪马屁,所以他们说得格外有深度。

看着前方还在入场列队的军士,朱景洪徐徐说道:“一刻钟的时间,敌军骑兵可以突袭十几里,即使步军也能冲锋几里地了,然而我们的军队还未完成集结,诸位下去可得多想想!”

“北四卫如今练出的效果是,可在半刻之内完成集结,并投入作战……”

即使众人想要分辨几句,听到朱景洪的这番话也只能闭嘴,实在是其中的差距太大了。

“好了,你们也别沮丧,往后多加训练就行!”

“需知如今,圣上已有改革军制之心,尔等身居京营高位……便要比常人多体悟些圣意才是!”

又是摆事实讲道理,又是的拉虎皮做大旗,朱景洪前后的这番话说起来,已在众人心中搭建起高台。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他不但是高高在上的,而且说的话也必然是正确的。

众人摆出受教的姿态,纷纷感激朱景洪的提点,并在心里逐渐扭转对他的看法。

大概又过了几分钟,现场军队完成了集结,校场上已是一片肃杀之气。

依朱景洪估算,前后差不多用了二十分钟。

听起来似乎有些长,但这种事得看跟谁比,在当下这时代如此已属强兵,北四卫那种反倒显得另类。

所以这个时候,朱景洪不会斥责京营士兵,那样只会让人觉得他讨厌。

此刻,两位指挥使一番谦让后,便见陈宝祥上前喊话道:“诸位弟兄,襄王殿下奉旨巡视,今日检查我军战备,现在请殿下训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