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分钱大会!(2 / 2)

作品:《导演的快乐你不懂

前四名分别是《赛德克·巴莱》上、下,《海角七号》以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而且除了《海角七号》,另外三部都是今年上映的,所以今年的湾湾影人很振奋,他们觉得湾湾的商业片复苏了,即将走向辉煌。

而实际上小成本的《那些年》确实赚爆了,但《赛德克·巴莱》还是亏损状态,目前一直在谋求在内地上映回本。

出于对这部电影的欣赏,王道正在接触魏德圣,准备一刀不剪地引进这两部抗日电影。

排名第九的市场是法國,945万刀,华语片影史第一。

“第十名是香江,833万美元,6500万港币,同样也打破了之前《功夫》保持的华语片记录(6100万)。”

不过《功夫》被《鬼吹灯》超过之后又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超过了,位于华语片第三名。

《鬼吹灯》上映了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排名前十的国家和地区所得票房占据总票房的85%,剩下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总票房累计不足一亿刀。

这就是内地这块市场的诱人之处,几十个国家绑在一起才那么点票房。

《鬼吹灯》的全球票房换成RMB是35亿,现在看上去想要超过这个数据很难,可随着内地市场的扩容,华语片只靠内地一块市场就能超过,没有谁的钱更珍贵,华夏的钱也是钱。

所以王权此刻更期待能把内地市场的底试探出来,因此回国后同时准备了一部特效大片,一部喜剧片,就是想着双保险,接下来他还要尝试其他商业片类型。

说完各国或地区的票房之后,杨蜜立即带头鼓掌,景恬赶紧跟上,其他人也与有荣焉地鼓了鼓掌。

然后黄建辛又开始念各国或地区能够获得的分账,内地的数据比较透明。

100块钱的票房,除去5块钱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块3毛钱的营业税,还剩91块3,其中院线和影院拿走50块左右,剩下的41块归发行方和出品方。

最终归出品方的差不多就是34块钱,那7块钱是发行方的,也就是王道、中影、乾坤三家的。

而剩下的34块才是王道,中影,乾坤,幂世,博纳,华意,万达,小马奔腾,横店,光线,英煌,寰亚,星光灿烂这13家公司分的。

加上总局给的3D电影最高额奖励1000万,差不多就是5亿。

按照比例,各家分到了不等的钱。

其中中影以6亿的成本计算投资了9000万,占据15%的份额,不过韩三坪把其中5%的份额卖了4000万,所以相当于投资5000万占据10%的份额。

现在内地票房直接给中影分了5000万,中影仅仅通过内地市场就直接回本了,海外都是赚。

同样的还有老王的乾坤,至于杨蜜的幂世早就回本了,现在有多少都是赚。

不过其他公司的购买份额成本比较高,现在还不能回本呢,他们觉得把北美票房分了就差不多了。

结果看到北美票房分成后,众人都是傻眼了,怎么,怎么才1000万刀啊!

博纳的于东当即提出疑问,“权导,我记得北美票房不是亿刀吗,怎么才分1000万啊?”

王权耐心解释道,“《鬼吹灯》从北美拿到的分成是8000万刀,其中一半是属于发行公司龙抬头的。”

“啊,发行成本这么高的!”

王权微笑道,“好莱坞是这样的,发行公司分成比较狠,所以六大才能统治的这么牢固嘛,我们龙抬头之前没有发行渠道也是这么被人拿捏的。”

王前昆立即不高兴了,“于冬瓜你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我儿子坑大家的钱不成!”

“啊,不是不是,”于东抹着额头的汗道,“可这不是还有4000万刀吗?”

这个韩三坪代为回答了,“北美宣传成本贵啊,龙抬头为这部东方电影投入了3000万刀的宣发费用,这些钱是需要我们提供的,如果是买断作品那就是他们来支付了。”

为了证明此言不虚,王权让助理江书影把《鬼吹灯》的宣发支出明细都列了出来发给大家看,前期宣传更费钱,不过那是宣传的整个系列,就没放在这里面,这已经很厚道了。

靠!

这么狠的吗!

3000万刀差不多就是两亿了,足够在场这些公司拍摄一部大制作电影的了。

其他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只有于东看着王权的新助理,呦呵,好一对丝袜美腿,好一个都市丽人!

北美市场相当于内地公司只拿到了票房的7%,而其他国家会好一些,基本都是10~20%不等。

这样算下来,博纳,华意,万达,小马奔腾,横店,光线这几家以8亿成本入场的公司只是小赚,比放在银行强点。

而英煌、寰亚,还有景恬代表的星光灿烂以10亿成本入局,则是小亏。

看着那张神奇的报表,景恬都傻眼了,这么成功的电影,公司的投资竟然亏钱了!

王权绝对没有故意坑他们的钱,自己提供的报表真实可信,具备法律效应,事先也让韩三坪过目了。

可能龙抬头还有嘉禾等公司收取的海外发行分成是顶格的,但如果没有自己和这些公司的关系,人家帮你一部华语片搞大规模发行,收取顶格分成酬劳是再正常不过的。

此举也是想告诉他们,对待海外发行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不要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除非你是一个情怀党,不奔着赚钱去。

确实,看着那些海外宣发成本,王忠磊想要尝试北美大规模发行的想法缩了回去,这,这尼玛太烧钱了吧!而且有可能大亏特亏!

英煌这次亏了点小钱,但财大气粗并不是很在意,不过英煌代表问了王权一个很好的问题,“这么看来,王道从《鬼吹灯》项目赚的钱也不算很多吧?”

嗯,确实不算很多。

内地票房分了亿,出售份额赚了亿,减去成本的亿,净赚亿,另外还能从海外票房分成赚1亿多。

票房分成总盈利差不多3亿。

英煌代表就是看到这三亿的盈利觉得有点对不住王权忙活这两年,好像他拍好莱坞电影,只靠导演分成就能赚至少一亿美刀。

王权笑着告诉他,“现在钱对于我就是一个数字,我对钱不感兴趣,我当然可以留在好莱坞拍电影,轻轻松松赚钱,可如果没有我,华语片想要在海外卖三亿刀难于登天,但我可以,而且很轻松,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打破华语片各种记录,这就是我的成就感和动力之源。”

听到王权这番话,杨蜜和景恬看他的眼睛里已经有小星星了,这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太帅了!

“当然,《鬼吹灯》项目赚的肯定比你想得多,现在分的只是票房,《鬼吹灯》的各项版权还在王道手上,既然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是世界级的了,已经在西方打出了名气,那么这部电影的衍生价值自然也该是好莱坞级别的,好莱坞电影的衍生收入有多赚你应该也知道吧。”

“啊!”

听到王权这么说,所有人都激动起来,忘了这一茬儿了!

在场都是行内人,都听说过好莱坞电影票房盈利只占总盈利的三分之一,另外的收益是三分之二!

《鬼吹灯》就算只有二分之一,那该是多么巨大的一块利润啊!

可惜这部分利益跟他们无关,当初签的合同就是如此,只能享受票房的分红。

这时光线的王常田又问,“王导,《鬼吹灯2》应该正在筹备中,贵公司还出售份额吗?”

王权笑道,“当然,不过第二部我不是导演,而且你们的投资成本依然很高昂,且只享有票房分成,你们可要想清楚,是否愿意接受。”

王权说的条件很苛刻,直接把《鬼吹灯2》说成了一部对他们来说很可能亏本的电影。

因为王道本身并不缺钱,王权资金雄厚的完全可以不在乎风险,第一部之所以带上这些公司主要还是想着带他们领略一下世界电影市场的残酷。

不过王权的话吓不倒他们,起码中影、乾坤、幂世肯定会投,而王常田以及英煌的代表都直接拍板决定继续投。

其他人也表示考虑考虑。

至于什么时候投资,还要等《鬼吹灯2》的预算做出来之后再说,虽然这一部演员的片酬提高了,但总成本却有可能降下来。

因为王权的导演片酬比他们几个的片酬加起来还高,第一部的很多道具都可以重复使用,从而缩减了成本。

《鬼吹灯》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了,总结下来,虽然没有成为现象级电影,但基本完成了王权的战略目的,从此之后《鬼吹灯》系列电影可以发行全球,维持着华语片在全世界的存在感。

在王权的办公室里,杨蜜像是小猫一样趴在王权怀里,“哥哥,刚刚那个景恬看你的眼神可是很不对劲啊。”

王权捏捏她的鼻子,“别闹,我可没心思拈花惹草,我现在只想搞事业,接下来还要去米国拍电视剧。”

“什么,”杨蜜愣住了,“你要拍电视剧!你怎么可以拍电视剧呢!什么电视剧值得你拍啊!”

(《鬼吹灯》票房,自制)

保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