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开幕式的焦点,导演里的巨星!(1,保底求月(3 / 3)

作品:《导演的快乐你不懂

王权确实故意回避《无人区》和《梅兰芳》两个剧组,除了他们两部电影的公开首映,王权都会尽量避免跟他们接触。

之后就是评审团成员接受记者采访,以主席蒂尔达·斯文顿为主,但记者们明显对王权更感兴趣。

在国际电影节,大导演的星光有时候会超过明星,不仅王权,陈铠戈作为本届电影节最大牌的导演,唯一拿过金棕榈的导演,也受到了很多超规格礼遇。

至于媒体对王权的关注,更多的是因为颁奖季《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所向披靡。

“大卫导演,为什么《贫民窟》当初没有来电影节参展呢?”

王权,“并不适合吧,好像参加国际影展的电影更注重作者性,《贫民窟》对我来说更像是个命题作文,我个人的参与度还不如《朱诺》。”

“您太谦虚了,那您有没有想过将来参加国际影展呢,比如柏林。”

“当然了,我一直在积蓄想法。”

这位外国记者又问,“今年《梅兰芳》也入围了主竞赛单元,您觉得陈铠戈导演能获奖吗。”

“我已经看过《梅兰芳》了,但听说柏林的版本不太一样,到时候还要再看看。”王权避免了正面回答。

之后蒂尔达·斯文顿也回答了几个问题,但显然没有王权回答的多,感觉王权更像是评委会主席,处于媒体关注的C位。

至于其他评委,除了东道主的黛安·克鲁格,其他人甚至都没什么人提问。

提问环节之后就是开幕电影《跨国银行》的首映礼,评审团成员再次集体出席,这也是一部讲述金融危机相关题材的电影,王权早就看过了。

虽然是开幕电影,但并不是主竞赛单元影片,这是德國导演汤姆·提克威的作品,由德國和米国、英國联合制作,哥伦比亚出品,刚刚导演和男主角克里夫·欧文都曾出现在电影节开幕红毯上。

只是有些可惜,该片女主角,王权的好朋友娜奥米·沃茨没来柏林,她要是能来,本届柏林电影节也不至于这么星光暗淡。

开幕式第一天,王权跟着黛安·克鲁格认识了不少德國演员和导演,包括《跨国银行》的导演汤姆·提克威,他的《罗拉快跑》在电影界也是有一号的。

《跨国银行》是他和好莱坞合作的第一部,接下来他会积极向好莱坞靠拢,将来会得到电影《云图》的执导机会。

如今能拍摄大制作电影的,只有好莱坞,也只有好莱坞能全球通吃,轻松实现盈利,一些米国之外有野心的导演都在积极向好莱坞靠拢,如汤姆·提克威,如墨西哥三杰阿方索·卡隆、吉尔莫·德尔·托罗,还有冈萨雷斯。

当然,最正面,最积极的例子就是王权了,大家都想看看这届奥斯卡他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奥斯卡可能有点远,不过英國电影学院奖马上就要颁发了,王权到时候会飞一趟伦敦。

今天评审团还参加了主竞赛单元伊朗影片《关于伊丽》的首映,第二天场刊评分出炉,分,算是不错了。

场刊评分从一叉到四星分为5个档次,最高就是4分。

这个分数是由媒体的影评人打出来的,包括《时代周刊》、《每日邮报》、《洛杉矶时报》、《视与听》、《正片》、《电影手册》等媒体,跟最终奖项的评定结果没关系,但对于影迷算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参考。

到了第二天,王权除了出席《拉贝日记》的首映活动外,基本都是随评审团观影,又看了两部电影,一边看还要一边做笔记。

等评奖的时候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王权的优势是可以在影视库多次反复的看,想要找到优点和缺点会更容易。

而其他评委通常也就看一次,对某部电影感兴趣的可能看两次,三次,但不会更多了,因为电影节为期两周,每部电影也就放映那么几次。

到了八号这天,《无人区》剧组开始首映,宁昊等人忐忑地等待迎接这部电影面向普通观众的首映,第一排的位置给七位评委留着呢。

此前《无人区》在国内有过几次不公开的看片会,韩老总虽然觉得片子整体过于压抑,但还是予以通过了,可能他也知道,这部电影只有这样才能得奖,只有得奖,才能在票房上有所作为,所以就由着宁昊任性一次了。

然而观众们和媒体人坐满了,评审团却没坐满。

王颖导演告诉宁昊,“王权导演今天来不了,他让我替他说一声抱歉,还说他回来后会补上这部电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