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章 朱元璋懵了:后世皇帝成了道士,还炼丹吃?!(2 / 2)

作品:《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听起来还是在这上面钻研很深的道士,结果现在韩成却说,他是一个挺厉害的皇帝?

朱元璋这个时候,对于韩成所说的,是真不相信。

实在是按照他自己标准来看,是真的很难将一个道士,和一个有能力的皇帝,给联系到一块去。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再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一件事情上后,在接下来,想要做好其余的事儿就很难。

比如他般兢兢业业的为大明做考虑,尚且觉得在一些事情上做的不够好。

更别说嘉靖这个,一看就是重度的修道之人了。

再加上他先入为主的,觉得杨廷和等人,肯定会选一个懦弱无能之人来当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那就更加的不抱什么希望了。

“父皇,嘉靖皇帝虽然他对修道很痴迷,还自己练丹吃……可他真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

韩成不说这话还好,这话一说出来之后,朱元璋的拳头就又一次变硬了。

不仅当道士,还炼丹自己吃……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他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不过,虽然迟疑,朱元璋还是准备多听一听。

转万一事情有所转机呢?

“那你告诉我,杨廷和的下场如何?”

朱元璋问出了他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只看杨廷和的下场,就能看出来,嘉靖皇帝到底能不能行。

不过按照朱元璋来看,面对杨廷和这个庞然大物,嘉靖皇帝只怕很难翻盘……

韩成道:“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经过一番的挑选之后。

决定把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给立为皇帝。

但在这其中,却有着三十七天没有皇帝的空白时间。

杨廷和真正做到了主持朝政,总揽大权。

着实成为了代皇帝。

这个时候的杨廷和是意气风发。

他所选的皇帝,又是年仅十五,周岁的话只有十四岁的一个少年。

对于他而言,接下来自然是好日子……”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元璋心里面就变得更加的沉重。

依照那时文官势力之强,杨廷和之嚣张跋扈。

又千挑万选找了一个,只有十四岁的人来当皇帝。

而且还是一个藩王之子,完全没有被当成储君来进行培养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那杨廷和肯定能成为第一大权臣。

嘉靖能翻盘的可能,微乎其微。

却听着韩成的声音继续响起。

“一向精明的杨廷和,在选择皇帝上面却打了眼。

他原本以为,他所选择的那是一个很好控制的皇帝。

结果嘉靖皇帝朱厚熜,却是一个鬼精鬼精的人。

朱厚熜刚进京师,就给他来了当头一棒。

从其到京师准备继位之时,就掀起了一场,针对杨廷和的、长达三年之久的大礼议。

最终的结果,还是以嘉靖皇帝获胜而告终。

狠狠的打击了杨廷和,以及杨廷和背后的诸多文官势力。”

韩成这话一说出口,原本还显得心情沉重的朱元璋,顿时又来了精神。

身体都坐直了。

看着韩成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在想韩成是不是在骗自己。

朱厚熜真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够在这种情况之下,扳倒杨廷和?

朱元璋没有那么的悲观了。

同时还升起了满心的好奇。

非常的想要知道,嘉靖这个后世子孙,是怎么把杨廷和给扳倒的。

毕竟嘉靖继位时,所面对的那条件,就连他看了都忍不住暗暗摇头。

“嘉靖皇帝和杨廷和的第一次交锋,从朱厚熜入京之后的第一天,就展开了。

杨廷和与礼部,制定了诸多相关的礼仪。

要让嘉靖皇帝,以小宗入大宗。

要把他和朱厚照堂兄弟的关系,改为亲兄弟的关系。

也就是说要,让嘉靖皇帝朱厚熜,认已经去世的孝宗皇帝朱佑樘为亲爹。

在朱厚熜入京之后,要让朱厚熜从东华门入城。

而后居于文华殿。

并不让朱厚熜立刻登基称帝,而是挑选日子再登基。

这是对朱厚熜的一个驯服。

杨廷和觉得,这事一定能成。

觉得朱厚熜年幼,还是藩王入京。

对于这些根本就不懂。

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但结果却出乎了他的预料。

朱厚熜却直接停在外面,不入城。

并且拿太后的懿旨来说事。

太后的懿旨是:皇帝寝疾弥留,已迎取兴献王长子厚熜来京,嗣皇帝位,一应事务俱待嗣君至日处分

不仅是皇后的懿旨,就连杨廷和他们所起草的武宗皇帝的遗诏,也同样用了嗣皇帝位这样的字眼。

朱厚熜就抓住了这个漏洞。

他着重强调了嗣皇帝位,这四个字。

明确的告知杨廷和这些人,他前来是做皇帝的。

并没有说要让他进京来当皇子。

所以坚坚决不从东华门入京师,更不肯居于文华殿里。

不想以小宗入大宗。

事情僵持下来。

最后,是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

当天中午,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诏书曰:奉皇兄遗命入奉宗祧。”

“好!”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讲述之后,忍不住称赞一声。

朱厚熜这小子很可以,合他的脾气。

真有他的!

才不过十四岁,刚入京师,就敢和杨廷和叫板。

并且还据理力争,压了杨廷和一头。

要知道,那个时候文官集团,势力已经特别的大。

而杨廷和更是四朝老臣。

还是朱厚照这个已经去世的皇帝的老师。

在朱厚照的正德朝时,便已经一手遮天。

此时权柄更是大,还有迎立之功。

可是,朱厚熜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当众撅了杨廷和。

这份胆魄还有心思,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

更不像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所能有的。

怪不得韩成说朱厚熜鬼精鬼精的。

从他入京后做的第一件事来看,就能看出来杨廷和这家伙,确实是打了眼。

只怕在经历了这一次的事后,杨廷和就后悔,选择了朱厚熜。

只可惜,选定了就是选定了,这个时候后悔也没什么用……

“杨廷和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在朱厚照为皇帝的时候。

朱厚照尚且没这么对他。

现在却被一个十四岁的娃娃给来了这么一手。

肯定会想方设法的给找去。

所以在朱厚熜继承皇帝之后,谈论起朱厚照的谥号,以及朱厚熜该如何处置和他亲爹的关系时。

杨廷和又开始引经据典的发难了。

说朱厚熜是小宗入大宗,就是应该把朱佑樘成为皇考。

在和其生父的关系上,应该自称为侄皇帝。

后面,杨廷和更是联合六十多位朝臣,一同上书他所写的奏章。

在其中,更是直接言明,说朝中对此有异议者,当斩!”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元璋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这杨廷和,还当真是嚣张跋扈!

看似是大礼议之争,是一个谥号之争。

其实,这是以杨廷和为首的人,试图驯服皇帝。

而朱厚熜这个少年天子,却不愿意受他的束缚,所进行的反抗

“不仅是这个事情上,杨廷和与朱厚熜之间,起了冲突。

在朱厚熜继位之后,朱厚熜准备以皇太后的礼节,后迎接其生母入京师。

结果有一次,又遭到了杨廷和的坚决反对。

这事儿,气的朱厚熜痛哭流涕,直接表示要辞去皇帝,回去接着当他的王爷。

在此等逼迫之下,杨廷和才退了半步……

但是在关于其生父的谥号上,杨廷和却不愿意让步。

最终,朱厚熜不得不暂时妥协……

但到了嘉靖三年之时,已经是积蓄了不少力量的朱厚熜,又一次发起了冲锋。

继续为他父亲争名名分。

不愿意以小宗入大宗。

杨廷和见此,便又一次用出来了他的绝招——请求辞官归乡。

这是杨廷和在此之前,屡试不爽一个法门。

之前只要和皇帝有了太大的冲突,他这边就会以辞官来威胁。

每一次都是皇帝服软

通过种种手段,赏赐殊荣将其给留下来。

他觉得这一次,还会和之前一样。

却忘记了,现在的天子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

所以这一次嘉靖皇帝,直接干脆利落的同意了他的辞官。

一下子就把杨廷和给打懵了。

但话已经说了出去,收不回来,

杨廷和只能咽下苦果……

“哈哈哈……”

朱元璋闻言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声音里都带着畅快。

“好!这一手干得漂亮!

对于这种无耻之人,就该如此做才对!”

正在如此说着的时候,有人禀告,说是燕王前来。

朱元璋这边,就直接让朱棣进来。

反正他都已经,带着朱棣前去了后世。

各种事都说给了老四。

此时,也不介意朱棣过来听一耳朵。

朱棣过来,对朱元璋和朱标行礼,和韩成打过招呼之后。

很快就明白了朱元璋他们此时,在说什么。

顿时也是兴趣大增

朱棣也一样是只顾着打仗了,没有多看相关的文献。

不知发生在嘉靖朝的事。

此时又听到了一些关于嘉靖皇帝的事情后,也同样觉得这嘉靖很不错。

韩成却忽然响起,嘉靖做的一件关系到朱棣的事情。

望向朱棣的目光,有些变了。

“怎么了二妹夫!你咋这样看我?”

朱棣被韩成看的有些不明所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