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洞塌了(1 / 2)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宋代的缂巾,宋代的汝瓷,突然又冒出来了一件辽代的木雕?

雕工还这么精细,连手腕处的纹路都纤毫毕现……

“李定安,这是不是木雕?”

李定安吸溜的吞了口口水:“对,檀木的!”

关键是:辽代的……

“檀木的喛?看吧,我就说有墓?”

于徽音更兴奋了,眼珠滴溜溜的转,四处乱瞅:“瓷片离这儿也不远……墓肯定就在这附近!”

不然呢?

其实没发现盗洞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的:墓里的东西能到地表以上,不一定就是盗墓贼带出来的,也有可能是什么动物。

就比如沙鼠、就比如蜥蜴,更比如猞猁。

风吹不动瓷片,所以洞口离这里肯定不远。

果不其然,离捡到瓷片的地方就十多米:圆骨隆冬的一个洞,洞口二三十公分,旁边有一堆细土,一看就是刚刨出来不久。

当时于徽音还问他,是不是兔子窝。

这地方当然没兔子,但有猞猁,怕于徽音受伤,所以当时他们就没过去。

此时想来,木雕、缂锦、瓷片,十有八九就是猞猁从墓室里拖出来的。

不然木雕上的牙印是从哪来的?

他猛呼一口气,提着探针走了过去。

“你小心点,那东西会咬人!”

“放心,也就比猫稍大点……你躲远点!”

“哦!”

于徽音乖乖的走远了一点。

他先用手机打了一道光,凑近洞口,小心翼翼的瞅了瞅。

好像很深,而且越往里,洞就越大。

看不出个所以然,李定安又捡起一块圆石头丢了下去。

“骨隆隆隆隆……当!”

又脆又响!

哈哈,这一声“当”,难道不是铁器,或是铜器?

而且绝对够大,不然声音不会这么浑亮。

钟,还是鼎?

一时间,李定安全身的毛孔都在笑。

正喜不自胜,于徽音一声惊呼:“李定安,好像是铜钱……就在你脚底下……好亮?”

他下意识的低下头。

就洞边的那堆细土,之前堆的很圆,但被他踩了几脚,已经散成了一滩。

一枚铜币静静的躺在上面。

格外的大,至少有三公分,还格外的亮,闪闪发光

宛如用金粉染出来的一样,通体金黄,四个楷体小字异常的清晰:天眷通宝!

天眷,金熙宗完颜亶的年号,好像还是枚金币……

嗯,金代金币?

顿然,瞳孔急剧扩大,汗毛一根根的坚了起来,血压飞速飙升,脸上又木又麻。

呼吸越来越急,越来越粗,仿佛拉着一千斤重的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耕了八十亩地。

币中之王,天眷通宝。

天眷是大金第三位皇帝,完颜亶的第二个年号,前后只用了三年。史书中没有记载,不知道这种钱币铸了多少,但出土的只有十六枚。

其中一公分多一点的小平钱有十一枚,这种叫折二钱,传世只有五枚,其中四枚是铜的,有两枚还上过拍:

2013嘉德春拍,成交价两百一十四万,在古币交象纪录中排第九。

2018年,保力秋拍,成交价两百八十五万,在古币交易纪录中排第四。

那两枚都是铜的,这一枚却是金的,举世唯二。

还有一枚,与眼前这一枚别无二致,出土于京城房山金代帝陵,金熙宗完颜亶之墓,现在收藏在首博。

没有交易纪录,天知道有多贵。

但哪怕是值一千万,甚至是一亿,也不至于让他喘的跟三十岁的老牛似的。

他激动的是这枚金币的来历和出处。

1986年,社科学考古所发掘金陵时,金朝十七代帝陵早被一掘而空,别说陪葬品,连根骨头都没找到,甚至棺材都被砸成了渣。

惟一的那枚金币,还是从椁盖缝里扣出来的。

谁干的?

不知道。

直到发现浑善古城,直到挖出金朝开国大典时的青铜犁,以及那件镶金边的头盖骨酒碗,李定安才有了点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