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出事了(1 / 3)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进度条停留在最后,金佛灿灿生光,格外耀眼。

林致远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他很清楚,李定安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默守陈规的人。

当然,这两个词都偏褒义,并不是指为所欲为,离经叛道,而是总能别出机杼,独辟蹊径,给人带来更大的惊喜。

这次也一样。

说实话,李定安主动申请考察蒙古瓷窑址的时候,他并不是很看好。

原因很简单:这是考古,是沿波讨源,是剥茧抽丝,要循序渐进,由表及里。

李定安却反了过来:先找源头,再寻轨迹?

就好比挖地瓜,你不顺着藤挖,非要从地下打洞?

关键的是两眼一抹黑。

地下有没有瓜?

不知道。

地上有没有藤?

也不知道……

就没人这么干过。

但诡异的是,真让他给找到了?

看似瞎胡逑蒙,却一击即中?

就连林致远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找窑址的过程中,他又顺道找到了一座超大型辽代萧氏墓葬群,以及宋、辽、金、元时期的风水遗址。

前者很罕见。

如果林致远没记错,这应该是除过各朝代帝陵之外,第一座墓葬数量超过十座、主墓室面积超过两千平方、总文物数量超过一万件的墓葬群。

还是考古案例较少,历史资料相对空缺的辽代?

至于风水遗址……这个更罕见,真正是首次发现。

考古历史上,从来没有相关的实物出土,更关键的是,历史资料中,相关的记录少的可怜。

这代表什么?

海内孤例、独一无二……一旦考证,就等于填补了这一类型历史文化的空白……

问题是,他怎么找到的?

在保定的时候,两人几乎天天在一起,林致远很肯定,李定安懂的是很多,文物鉴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工艺技术……包括与陶瓷相关的他也懂很多,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甚至是军工。

但绝对不懂什么风水学。

再看何安邦发过来的录相和文字资料:详实全面,有根有据……

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验证,但林致远至少能判断出,根据李定安的思路,构建这座遗址的创造过程,还原这种文化体系的发展脉络,只是时间问题。

等于他不单了解,还了解的很深入,很全面?

他哪来的时间了解,学习?

再看工作记录和堪查录像,林致远找到了答案:硬挤出来的。

一时间,心里有点五味杂陈,一时也不知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