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奇怪就对了(2 / 3)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周围还有扈从,但大都虚化处理,由此推断,这十有八九就是墓葬主人。

但李定安觉得有点怪:一是髡发。

辽太宗(阿保机之子)汉化之后,契丹人无论男女一律留发,所以这种发式只存在于阿保机时期或更早。

二是发辫上佩着金花。

这是早期的契丹贵族才有的佩饰,且只有遥辇氏九帐可汗才能佩带。

大致就是阿保机立国前,契丹的九个部落联盟,萧氏也是九帐之一,但当时还没有被阿保机赐姓为萧,称之为拔里氏。

如果以此推断,这座墓应该建在阿保机立国之前。

当然,也说不定是为了缅怀祖先而画成这样……

想了想,李定安又把镜头拉远了一点,顿然间,两匹大马闯入镜头!

不是壁画中那一只,而是石马,立在墓门两侧。看体型,完全是仿照真马大小雕刻而成。

镇墓兽很常见,从战到民国,但大都是虎、狮、豹,或是神话中的异兽,但用石马镇墓的,真就第一次见。

关键是马具太全,有鞍,有镫,有笼头,有垦驮(驮具),甚至是马嚼、衔镳(音biao,马嚼外部)、障泥(马鞍下部遮土的皮革)、胸带、鞧带等等等等。

感觉凡是马身上能佩带的,一样都没差。饰物还贼多,形状五花八门:有桃型,有如意形,有环,有圆,以及虎豹貔貅之类的兽形。

上面落满了灰,看不出具体材质,但能推断:放了一千年之久,没腐没朽,也没有一点锈迹,那就肯定不是木制或是铁,以及铜。

如果不是金和银,就只可能是玉……再粗略数数,两匹马身上至少有上百件饰物。

李定安再次调转摄像头角度:墓墙下有明器,器形很杂,有碗、有盏、有瓶、有壶也有罐,同样落满了灰。

质地逃不脱铜铁器与瓷器。

镜头升高,再左右旋转,可以看出墓室很大:但地下只有葬品,而无棺椁。

远处有墓道,两壁均有壁画。

大致就只能看到这么多,乍一看,好像很正常,但李定安越看越觉的不协调:

一是髡发,二是金饰,三是左祍裘袍,全部属于阿保机时期或更早。

但石马身上的佩饰,以及前室中的明器,都是辽太宗(耶律阿保机之子)汉化之后的产物。

特别是细颈瓶和鸡冠壶,这是辽朝吞并后晋,河北定窑的工匠将白瓷工艺与契丹文化相结合后创造的辽瓷,到辽太宗的孙子,也就是萧燕燕时期才成型。

两者之间差了上百年……

想了想,没什么头绪,李定安合上了电脑:

“这是前室,棺椁或尸骨应该在后室,可能还有中室……邢队,往东三米,错过墓墙钻孔,深度依然为九米,注意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