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对职业道德的不尊重(2 / 3)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完了……都是你个王八蛋害的……

与之相比,他和老杜只能算“后车之师”,李定安才是“前车之鉴”。

信筒、糊斗、腊斗……仅仅一天,李定安在大柳树捡了几千万的漏,网上负面舆论满天飞:什么内外勾结,什么鉴真为假,什么低估低买,什么下套做局……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但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相关的视频一放,自然真相大白。主办方怕出现类似的情况,内部还开了好几次的会。

不过谁都没料到,不但没有使专家们引以为戒,反而一语点醒了梦中人:好家伙,原来当专家竟然有这么大的便利?

然后,杜国平才照着谣传当中的李定安的操作方式为模版,把真的鉴定成仿品,值一百万的东西估价十万。

周教授胆子没这么大,但他运气比较好,无意中发现同在一组的杜国平的操作,然后一直冷眼旁观,准备截老杜的胡。

计划也很顺利:大致估了这么十来件,老杜觉得足够他后半辈子花销了,才推脱生病从专家组辞职。差不多昨天中午申请的,报告都还没批,下午突然就被人匿名投诉,甚至市场内当即就有了谣言:说杜专家鉴真为假……

不用猜,就是周劲松干的,杜国平也不是被抓走了,而是眼睁睁的看着十多件大漏唾手可得,更有一件国宝级的文物,却藏在家里不敢露头。

到这一步都还算顺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周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喝醉酒漏了口风,引来了一帮债主。

也算不上大问题,一群野狗一样的东西,随便丢点肉就能引开。

接下来,只需要找出那件白瓷镇纸,悄悄买下来,便算功德圆满。但谁能料到,李定安突然从半路杀了出来?

“你……你不是被展委会开除了吗,从哪里知道的消息?”

“好好想想,是我报的警!”

对啊,要是从内部得到的消息,他敢报警?

况且,好像也没这个必要?

李定安捡漏的视频他没看过,要不然早就认出来了。但内部开会的时候专家组组长反复强调:千万不要一时眼热学李定安,不然赔得连亲妈都不认识。

简而言之:专家分两种,一种是李定安,另外一种是其余专家。

但是,从前到后,他用了多长时间,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

周劲松的脸上又浮出一丝希望:“交流区的东西几百上千件,你怎么知道杜国平漏出去的是哪些,还一挑一个准?肯定有人给你通风报信……”

到这会了还贼心不死,能咬一个是一个?

“已经说了,就是凭眼力,你爱信不信!”

“嗯?等会……”

稍一怔,周庆恍然大悟,“我见过你:交易区门口,你盯着我们看,差点和刘三儿干起来?”

“我们见过?真没印象……”李定安摇了摇头,“包括周教授,也是进了会场有人和他打招呼,我才知道他是内部的鉴定专家……”

周劲松心里“咯噔”的一下:不是通风报信,而是李定安偷听到的。但别说他不承认,就算承认了,也和违法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换种说法,这七八件包括镇纸在内,都是他在合情合理且合法的前提下,通过正规交易渠买的。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把自个埋了不说,还亲自挖的坑,铲的土……

怅然间,脑子里冒出乱七八糟的念头,周劲松后悔的想一头撞死在这里,眼角不住的抽搐:“不……我这不是敲诈,是你给我下套!”

“有法律在,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李定安悠然一叹,“这个行业已经够烂了,还动不动就冒出几个你这样的王八蛋。说实话,别说送你坐牢,我就是扇你几耳光,唾你一脸,也不会有丁点儿的心理负担!”

那你倒是扇啊,唾啊,反过来再要点钱都行……但你特么的报什么警?

正恨的咬牙,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惊呼:“站住,往哪跑?”

猝然回神,周庆已经跑出去了七八步,两个警察紧追不舍。

旁边还站着一位年长点的,虎视眈眈:“谁发信息报的警?”

段牧举了一下手:“我!”

“姓名?”

“段牧!”

“对上了……你说的诈骗的专家是谁?”

“警官,就是他……但不是诈骗,是敲诈:整整两千万!”

雷明真跳了出来,“我们全程录像!”

好家伙,大案子!

刚冒了丝念头,警察眼睛一眯:“李定安?”

李定安摘下了墨镜:“好巧啊,许教导员!”

还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