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这就是资历(2 / 2)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在专业学者眼中,若论工艺和艺术,已失传的窑变盏和脱胎瓷才是宋代瓷器的巅峰。

好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国家与有关部门也开始着手复原许多失传的技术。比如窑变盏,就是由轻工部、教育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FJ省、NP市、建阳市等多部门联合成立恢复小组,并建立研究中心,最终复原成功。

而这样的案例还有好多好多,所以与之相比,这次只是文旅部与保力合作研究,论重视力度和参与的重量级部门之多,还真就排不到最前面,可能连前五都排不进去。

如果这么想的话,好像并不值得惊讶?

但问题是,建窑盏是多部门先联合成立小姐,先建研究中心,然后才着手研究。研究了多长时间先不说,就说参与单位:从中央两部到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还要再加一座高等院校。

而卵幕杯,却是李定安发现技术、甚至可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部委才开始重视……至少截止目前……哦不,截止保力的研保中心建成之前,研究单位就只有一个李定安……

两者有本质性的区别,而且这才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也就刚刚才看过那份计划书,不然丁院长和吴教授绝对要说一声扯淡。

两个人愣了好久,才算是恢复了一点镇定。

吴湘用力的吐了一口气:“一件两件还好说,竟然真被你找到了十多件……你从哪里找到的?”

“沈阳!”

“脱胎瓷是宋代官窑瓷……竟然不是河南?”

丁守义也惊讶了一下,“沈阳哪?”

“故宫……”

“沈阳故宫……不是,你不是去打假了吗……唏……等会?”

丁院长眼睛一突,“就算故宫敢答应,当地政府也绝不会答应……你怎么要出来的?”

“他们不知道!”

顿了一下,李定安又揉了一下鼻子:“那个……我不是发现地图有问题吗?顺便又发现了其它一些有问题的东西,其中就包括这批仿古瓷……他们为了……嗯……为了感谢我,就把这批瓷器赠送给了我……”

一瞬间,丁院长和吴教授都惊呆了:意思就是……故宫什么都不知道,只以为这是一批赝品,压根就不值什么钱,所以才白送给了他?

再听他中间的那段话:又发现了一些其它有问题的东西,为了感谢我……

感谢你个锤子?

你这完全就是连威胁带糊弄,骗出来的……不但骗了故宫,更骗了沈阳,更甚至是辽省?

被盯的受不了,李定安低下了头:“他们知道了估计也不会搞:一是研究投入大,二是研究周期长,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土质不符合……况且,主要技术也并非是从这批瓷器中发现的,这些至多只能当做后备的实验样本……”

那也不是你骗人的理由啊?

信不信以后你但敢踏进辽省,套你麻袋的人绝对比蚂蚁还多?

嗯,可能还不止辽省,还得加上那些被他当猴耍,自始至终都蒙在鼓里的吃瓜大众。

之前闹的最厉害,也就是李定安直播那天,丁院长还问过:感觉李定安平时挺谦虚,性格也很温和,见谁都笑吟吟,也从来不张扬。

这一次,怎么突然就这么高调了?

吴湘还特意解释了一下,给丁守义看了李定安转发过来的那几条威胁短信:泥人尚有三分火性,何况李定安正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时候?

怎么想都不可能忍气吞声。

之前恰好学校也被网民质疑并冲击过,丁院长就觉得高调点也好,至少得让社会大众看看:京大的学生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李定安到底是走了后门,还是有真本事?

然后,事态就一发不可收拾,被李定安闹了个天翻地覆,一地鸡毛。

事后,两人还商量过:动静确实有点大,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得罪的人不可谓不多。等李定安回来后,一定得提醒一下他:尽量低调一段时间,以免被人抓住小辫子。

结果,压根就不是他们想的那么回事:什么年轻气盛,什么血气方刚,什么一时冲动,全都是假象。

原来从头到尾,李定安都在耍花招,用高调、张扬做掩护,在所有人都骂他太嚣张,让无数人对他恨的牙痒痒的时候,不声不响的就干成了了不得的大事情。

有多大?

李定安的计划书中没有写,但丁守义和吴湘至少会做对比:技术恢复后这几十年来,建窑盏一直都是南平和建阳的支柱产业,年产值数百亿,直接惠及数百万人。带动及辐射的周边经济和间接受惠人群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部委没有直接给他颁个奖章,已经是够含蓄了……

震惊了好一阵,一群人才慢慢回过神。同一时间,丁守义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是不是方案计划,从头到尾都是由你独力完成?”

“陈总也在,就保力艺术品公司的副总陈静姝……同时,文化集团的领导也很重视,每天都会过问进度,并会索要样稿上会讨论……”

陈静姝……感觉这名字有点耳熟?

稍稍狐疑了一下,丁院长又过滤掉了无用的信息:既然是副总,那就是行政管理人员,肯定不懂研究,只是保力派来接洽和上传下达的辅助人员。

关注也是必然,因为这不单单是一个研究项目,更有可能形成一个产生链,惠及民生。所以,保力内部至少临时成立了一个专家设计组,时刻准备着给李定安拾漏补缺。

但最终能批复,而且听李定安的意思,好像保力方面并没有提太多的意见,这就挺不可思议。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李定安不但研究能力强,既便是设计能力,也处于行业前列……

感慨了一下,丁院长又问:“那批东西,确定是辽省捐赠给你个人的?”

“对,手续很齐全,当地各部门的文件都有,而且当时王永谦处长也在场……”

王处长也在……怪不得部里知道的那么快?

转着念头,丁院长和吴教授对视了一眼:这情形,和当初李定安弄回那批蒙古瓷的时候,何其相似?

东西是他的;

技术是他发现的;

截止目前,只有他研究的最深入……不,应该是除了他,其他人连这套技术的性质都不清楚。

所以,上面的用意不单单是让他设计研究中心的成立草案,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在里边:十有八九,这个项目到时候还是会由他负责。

更说不定,到时候这家研究中心也会由他负责。

副处级的研究机构,负责人当然也是副处级……虽然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岗,级别也只是对应,但他才二十出头?

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暗暗感慨,丁院长又沉吟了起来:“我刚看了一下方案,人员编制也是由你计划……这里面的四十人,都是在编,对吧!”

李定安点头:“是的院长!”

“如果……我是说如果,建成后如果还是由你负责,不在编的能不能也招一些?比如你那些应届毕业的师兄师姐,或是师弟师妹……”

丁院长又叹了一口气,“不敢让他们上手,不敢让他们操作仪器,那就让他们搬搬东西、打扫打扫卫生、打打资料……哪怕不要工资跟着实习也行,至少能见见世面!”

既便是京大,文博专业的就业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也不论是本科还是硕博,毕业后从事本专业行业的学生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还是从业比例,如果计算具体从业人数,绝对没有比这个再低的专业……

李定安叹了口气,用力的点了点头:“院长放心,我明白!”

其它不说,这好歹也是副处级的研究单位,就算跟着实习,起点也要超过绝大多数的同专业同学。

至少实习报告上盖的是部委和央企的章……这就是资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