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蒙古瓷只能提鞋(2 / 4)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看字迹,应该是康熙所题,这枚印鉴也应该是他的……”李定安稍想了想,“但我暂时没想到出处……”

康熙的……哈哈,又是新面世的?

没想到出处就对了,这样才有研究价值。

也就等于说,又有了新课题……

故宫的这一帮一下就兴奋了起来,个个眉开眼笑,包括吕本之:就这幅画,就不枉他们大半夜的跑一趟。

“快快……收起来……”吕本之眯着眼,“回去就放保研室,明天就立项……”

何安邦更郁闷了,反正到现在为止,他是毛都没捞到一根。

但有人比他更郁闷:“王八蛋……”

屋子里突然响起一声怒骂,再一转头:郑总哭丧个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由不得他不哭:这不但是同为四王之一的王翚的真迹,更是由两代帝王鉴赏留印并留字。

四千万,两个四千万怎么样?

他没拿头撞墙就算不错了……

“我当时就说……就说画即便是仿的,但这么多章呢?结果……都说是假的?”

“别气了,很正常!”金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连画都不对,谁又敢说印是真的?自然也就成假的了……”

“确实!”丁立成也叹了一口气,“郑总,也不怕你笑话,你当时就是请我来,我只能说一句‘看不准’……”

一听这话,郑总又愣住了。

唏……真就是?

好像,杨主任刚刚也没看出来……

一琢磨,怒火渐渐消散:不是专家不中用,而是这画太复杂……除非他当时能把李定安请来。

问题是,不知道他是谁之前,脑子被门板挤了才会请这么个小年轻来鉴定?

当然是要请专家……

嗯,我刚好像骂专家王八蛋来着?哎哟……你可千万别误会了……

“对不住……对不住李老师,我刚不是骂你……”

郑总一个激灵,一把抓住李定安的手,脸上满是期翼的神彩,“你看,这以后要是有麻烦您的时候……”

“郑总,我理解……”李定安点点头,“以后要有看不准的地方,你尽管打电话……”

走了这么大的宝,这人还没急眼,说明人品不错。只冲这一点,就说明值得深交,所以李定安没推辞。

听到这句,郑总心里的那点后悔也不翼而飞。

因为他很清楚,也别说像马献明、杨丽川,就算是丁立成,也绝不是他花钱就能请得动的。

渠道他有,东西更是多的是,所以只要能与这样的人搭上话,就等于打开了宝库的大门。

再然后,钱还不是想怎么赚就怎么赚?

这么一想,感觉今天这宝走的千值万值。

这是真心话……

“好了,完了吧?”

何安邦催促着,“完了就回!”

吕本之也点着头:“嗯……回!”

其实他比何安邦还着急。

首次面世的清代御瓷?

研究御瓷大半辈子,光是“首次面世”这四个字,就足够让他兴奋……

没看到具体的东西之前,多待一分都是煎熬,所以是说走就走。简单的打了声招呼,十多位乌乌央央的出了门。

车不够,郑总还特意派了他的座驾,专门送吴教授和李定安。

临别之时,吴湘又着重的介绍了一下金教授:“这位是河师考古学院的金奉南院长!”

还是老乡?

而且和京大的渊源极深:河师考古系就是京大文博学院支援建立的。动不动,河师就会请京大的教授去授课。而时不时的,河师的师生就会来京大进修。

又和李定安握了握手,金教授稍一沉吟:“吴教授,你看什么时候方便,能不能请李老师来河师上几节课?”

李定安有些懵。

他自个都还没学明白呢,给别人讲课?

开玩笑的吧?

但没想到,吴湘竟然点了点头:“过段时间吧,等他把手上的课题忙完!”

金教授使劲的点着头:“好……那就说定了……”

李定安是彻底懵逼:真就答应了?

三人分开,临上车时,他都没反应过来。

但没想,还有让他更懵的。

坐进车里,吴湘又说:“我让系里组织一下,过两天你抽个空,回来上几节课……就讲这次研究的蒙古瓷。”

李定安眼睛都瞪圆了:吴教授的这个“上几节课”,和金教授的“上几节课”,有什么区别?

他扭过脖子:“老师……这……这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吴湘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你是论文没发表,还是课题没完善?……别忘了,你也是导师助理,还领着学校的工资……”

李定安愣了愣,不说话了。

要说有没有研究透彻,研究明白,那肯定还早。但要说论点和课题,全都是他一手归纳、总结、制定并完善的,他这个项目负责人名符其实。

所以吴湘才会说,他也在给李定安打下手。

高胜东也在旁边帮腔:“师弟,这很正常的,包括我也会时不时的讲课!”

能一样吗,你本来就是讲师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