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搜肠刮肚搬石头砸自己脚?(1 / 3)

作品:《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黄子澄此时一心想的都如何限武将之权,根本不曾发觉,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掉入了朱允熞的算计之中。

他此时正春风得意呢。

“军务处代理军务,职掌天下军队,杈威甚重,不应再加恩宠。”

“下官以为,凡军务大臣,除非是简拔之新官,从无其他品级,亦无俸禄,可按七品定级给俸。”

“除此之外,余者再不设品级,亦不额外领俸禄。”

文官们纷纷点头。

本来嘛。

武将勋贵的俸禄,一直是远远高于文官的。

有些甚至要高出几倍。

当然,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惯例。

哪怕是重文轻武而著称的宋朝,也是如此。

当初宋太祖就是说好了,对武将们给予重赏厚待,让他们放弃兵权,多置良田美宅,多买些歌姬,好好享福。

故而,论政治地位,武将拍马也不及文官的万一。

一个七品的县令,都能将四品的武将怒骂一顿。

但论俸禄,武将可就要远远高于文官了。

明朝亦是如此。

不过,明朝用的法子不一样。

明朝是通过给武将定更高的品级,来提高武将待遇的。

比如说,卫所里面的千户就是正五品,百户是正六品,哪怕是统领十个士兵的小旗,都是从七品。

而文官知县,都只有七品。

用后世军队来对比,就是军队里的班长是七品,地方政府的县高官也是七品,两者算同一个品级。

但品级与职权并不对等。

县令能调动一县的资源,其实际能量,不要说一名小旗,就是正五品的千户,也远远比不上县令。

甚至掌握五千多人的正三品指挥使,除了锦衣卫这种有特殊权力的内卫,很多三品指挥使可能都还不如县令的实际权力大。

毕竟,后期的卫所,士兵已经在很大程度与农民基本没啥区别。

而明朝大一点的县,也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口,远比卫所的人数多得多。

而在这个时代,掌握更多人口,也就意味着能调动更多的资源。

说白了,武将勋贵们有钱,他们也不像文官一样,以“清廉”贫苦来标榜自身。

若是打了胜仗,朝廷给予的赏赐之丰厚,就更是许多文官们一辈子的俸禄加起来都比不上的。

此际,听到说进入军务处没有额外的俸禄,武将勋贵们自然无所谓。

就那一点点钱,他们还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