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州烽烟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零七章 多罗村祸起萧墙 支棱江兵败国殇(四)(2 / 2)

作品:《九州烽烟记

李公蕴见到侯仁宝,连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在侯仁宝面前,朗声道:“末将李公蕴,见过侯大人!“

侯仁宝忙双手把他搀了起来,笑道:“李将军,听闻黎桓有意投降我们大宋,不知此言是否当真啊?”

李公蕴点点头,羞赧的道:“侯大人果然消息灵通,不知您能否宽恕我们背叛主国、擅抗天兵的罪行,接受陛下和百官投降?”

侯仁宝笑道:“瞿越能归降大宋,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本官焉有不允之理?李将军不如暂入北宁休整一夜,待明日一早,本官就率军与你同往华闾纳降,不知你以为如何?”

李公蕴一拱手,道:“世人都说大人宽厚,今日一见果然不假,末将就依大人所说,明日陪您去华闾纳降,还望您莫要临时改变主意,辜负了我们陛下一番苦心啊!”

侯仁宝斩钉截铁的道:“李将军放心,本官明日无论如何都会前往华闾,接受黎桓等人投降的。”

李公蕴笑着再次一拱手,这才将黎桓亲笔国书双手递给侯仁宝。侯仁宝接过国书看了看,眸中满是喜色,他大喜之际不禁做了个请的手势,带着李公蕴春风得意的回了北宁城。

第二日清晨,侯仁宝不顾寇准的反对,率军离开北宁,直向华闾进发。大军一连走了两三天,于这日傍晚抵达支棱江边。

寇准默立江畔,独望滔滔江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张儒雅、平和的脸。这张脸的主人虽早已不在人世,他的音容笑貌却永存寇准心间,“父亲,当初我年幼时,您总希望我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可我现在非但无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就是眼见对我有知遇之恩的侯大人将遭不测,我都无能为力,真是太让您失望了……”

恍惚间,寇湘似乎活了过来,用温和的语气轻声道:“准儿,世间的一切都有定数,我们身为臣属,固然要规劝大人,却也要明白天数,凡事都不能强求。”

寇准努力的摇头,道:“不,古之名臣无不上框君王不正,下治黎庶不忠,为何我不可以!天数?我才不信什么天数!”

寇湘微微一怔,随后笑道:“哈哈,不信天数?你若真不信天数,欲效古仁人之心,何不再去力劝?为了家国,为了苍生,为了天下,你不敢堵上自己这条命吗?”

寇准的心重重跳了几下,可随即冲动就重归沉默,许久才苦笑道:“没用的,他已经不会再信我,一切都太晚了,来不及了……倘若能重新来过,或许……或许……”

他连说了几个“或许”,可下面的话无论怎样也再说不出。因为他知道,纵然重来百次,结局终究还会这样,凭着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让局势好转半分,“或许”后面的话说与不说毫无分别。

寇准不知道自己这样伫立了多久,直从日薄西山,站到星月漫天。江边的晚风很大,吹起起他宽大的衣摆,“猎猎”之声不断回荡耳边。他缓缓扭过头,见身后营中已熄了灯火,才长叹着走回自己帐中。

他进了帐篷,褪下外面宽大的官衣,躺在床上想好好睡一觉。可脑中思绪万千,片刻不得消停,又哪里睡得着。他闭着眼睛,听着营外时大时小的风声,努力让自己不去思考,强熬时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