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一十五章 不讲规矩的下场(2 / 3)

作品:《大明第一贡生

“哦,这些在下也有听闻。杨公公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不敢。”

杨鹏急忙道,“在下只是觉得,京师内,太过于风平浪静了。”

张周问道:“风平浪静意味着太平无事,不是挺好吗?”

杨鹏道:“其实也是暗潮涌动,以咱家所知,其实现在很多人盯着一个职位,乃是总制延绥、甘肃等处军务,也就是三边军务者,这不嘛,那位王军门要调回京,他将履职于何处暂且不说,就说这三边军务,非一般人所能执领。”

“哦。”张周点头,“也是。莫非杨公公有什么好的人选,要跟我提一句?”

杨鹏一怔。

现在张周说话都这么直接了吗?让我举荐人选?

但他随即感受到,这大概不是什么好话,有可能说的就是反话,大概是让他别随便乱说的意思。

杨鹏道:“想问先生一句,您所属意之人,乃是何人?当然,现在朝中人都知晓,您在这种重要职位的安排上,并不太会去参杂个人的意见,尤其是在陛下面前,奈何这种军务大事,陛下怎可能不听取您的意见呢?”

张周点点头道:“兵部尚书嘛,如果说这点事都不能给陛下建议的话,那也实在是……不对的。其实我也推荐过几个人选,具体也就不说是谁了,但始终还是要经过廷推的。”

杨鹏问道:“所以说,三边总制需要在廷议上决定?”

“嗯。”张周道,“不是应该如此吗?”

杨鹏问道:“那先生是否会在廷议上,推荐什么人呢?”

张周道:“我要推荐的人,已经跟陛下说了,至于之后廷议上最后会推选出什么人来,还要看当时的情况。其实这个人选,或是老成持重之人,或是能有担当之人,都是未知之数,甚至是我,也有可能顶上这个位置。”

杨鹏叹道:“先生去,固然是好,但就怕朝廷很多事离不开您。”

“杨公公谬赞了。”张周道,“我不过是个平常人,怕也承担不了那么多职责之外的事情。但其实,调哪去,也看哪里需要吧。你不会只是来,跟我说这个吧?”

杨鹏笑道:“是谁都好,就是那位陆侍郎,似乎已经暗地里开始活动了。”

这就说到了关键节点上。

杨鹏的确在三边总制的位子上,没什么合适的推荐,甚至也没资格去推荐。

但就是在陆完的问题上,杨鹏一是气愤不过,二是他知道,陆完现在结交的是陈宽,而如今司礼监中,他杨鹏是排行第二的,他有野心要当掌印太监,而要当掌印,就要把陈宽给弄下去。

陈宽跟陆完结合,这组合对他来说有点承受不住。

张周道:“陆侍郎……呵呵。”

张周似乎不太想去评价陆完。

“先生或有不知。”杨鹏道,“您这次出京,京师中格局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就是内阁与上听处之争,从表面上看来,内阁是落了下风,而始作俑者其实乃是陆侍郎。如今他要卸任上听处的差事,似乎不甘心就这么去当个户部左侍郎,所以他才会如此激进,怕也不会太给您面子。”

这是在提醒张周。

你别对曾经提拔起来的人掉以轻心。

有些人不服你的管教,现在就趁着你不想管事的时候,后来居上,就好像这个陆完,完全是没把你放在眼里,居然跳过你,想去谋划当三边总制。

张周点点头道:“话虽如此,但面子什么的,也不重要。”

杨鹏道:“可要是说,他背后已经结党,甚至党羽众多,甚至朝中很多人也开始巴结于他,甚至有可能他想再次谋求进入上听处,以后想继续主持军务,甚至还想将您也取而代之呢?”

挑拨离间的意味已经很明显。

既然陆完不按规矩出牌,跑去结交内臣,让我杨鹏吃亏,我能让你有好日子过?

张周道:“我知道了。”

杨鹏一看这架势,不由笑道:“您知道就好,咱家还有一件事,乃是关乎到辽东的。据说现在辽东的战事不太……景气,其实咱大明也没什么损失,不过是唐侍郎那边带兵深入女真人腹地,那些朝鲜人……似乎没什么战斗力。如今在辽东,还有些关系,或能帮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