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五十章 明降暗升(2 / 2)

作品:《大明第一贡生

在诏狱这段日子,他以为自己随时都会被弄死,也没有平安出去的可能,最轻也会被定个流放的罪名。

谁知道刚转到刑部来,就得到了李士实的善待,这让他受宠若惊。

刘宇道:“李侍郎,不可如此,罪人不敢与您居礼。”

李士实招呼一声道:“来人,给这位刘大人准备椅子。”

“是。”

马上有人给搬来一张像凳子的椅子,也就是旁边有个扶手,后面连靠背都没有。

因为这椅子的造型奇特,刘宇看了都会有些害怕,他很怕这又是什么刑讯工具,如果李士实只是给他装样子,回头就用刑罚等给他上一课呢?

不过好在,都是他多心了,他也的确是获准坐下来,那椅子的确在坐之外,没旁的用途。

李士实也坐在造型近乎相同的椅子上,二人就这么并排而坐,李士实手上拿了一份好似案宗的东西,道:“虽然现在案情还不明朗,但既然到了这里,离走出囹圄,也就快了。”

刘宇听了之后,内心有些激动问道:“是快了吗?”

“嗯。”李士实点头道,“以我多方所打探的,应该是年初没错了,先不说你的案情并不严重,就说你背后还有靠山,这事就能妥善解决。”

刘宇擦擦冷汗道:“没有什么靠山,就我一个人。”

“怎么能这么说呢?不用担心有什么人旁听,就你我对话而已。”李士实道,“我所说的,既不是谢阁老,也不是吏部的那位马尚书,而是蔡国公,看起来你的案子是因蔡国公而起,但你要知道,其实是有人点了你,蔡国公不得不拿你问罪。”

以刘宇的政治觉悟,当然不会随便接这话茬。

“你的案,牵扯到银钱,所查的方方面面,不过有人为了让你把背后的蔡国公牵扯进来,所以你在北镇抚司,可能没得到什么善待。不过好在你顶住了。”李士实继续道。

刘宇这下更不敢说话了。

顶住了?

开什么玩笑,最初我是死咬着不放,但后来用刑了,让我招供什么我招供什么,就算是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我都没少干。

今天说我贪了一万两我认,明天说我的靠山是谢迁我也认,后天说我是听蔡国公的我也没否认……总归你们说得都对,只要给我个痛快都行,我都不求活着出去。

甚至在刘宇被转到刑部之前,他以为是自己的妥协起了作用。

李士实道:“不过你的身份太特殊,刘阁老、谢阁老和马尚书,都曾相继举荐过你,却是你最后又对蔡国公极尽恭维,别怪我说话难听,你这么两面三刀,无论是谁,都不太会保你。”

刘宇心说,还不是因为谁得势我投靠谁?再说当初刘健他们举荐我,名义上可是看重我能力的,我又没给他们多少好处。

谁让我当时所做出的政绩,的确是不错呢?

李士实又道:“安心在这里养一段时间,最迟一个月,我保你出去。条件不允许,也就不与你喝酒,等出去之后再饮宴,为你洗尘。”

这边李士实正要招呼人送刘宇进牢房,刘宇问道:“李侍郎,敢问一句,您为何对在下如此……不计较?”

李士实笑道:“同殿为臣,真有必要做到那么绝吗?听说很多人知晓你下狱,都与你划清关系,但我知道,你官途并不会因此而中止。我还知晓,你或是会被调去江赣……”

“啊?”

刘宇这下心中是大惊。

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李士实在明知道他是罪臣的情况下,还能保留如此的善意。

感情你的小道消息有点通天啊。

不但知道我一个月之内会出去,还知道我将会被调去你的家乡江西?你是咋知道的?还有,你的消息属实吗?别是让我白欢喜一场。

李士实道:“安心等消息。来人,送刘大人回去,可要记得,什么都是最好的条件,谁要是敢怠慢一点,绝不轻饶。过些日子,刘大人仍旧是刘大人,别跟自己脖子上的东西过不去。”

……

……

皇宫。

朱祐樘接到了张周从永平府发过来的密奏。

因为当时朱祐樘还在批阅奏疏,不远处的陈宽和韦彬都看着,朱祐樘也只是打开看过之后,就直接收起来放到一边,还找了个镇纸压着,这让陈宽等人都意识到,这要是没有皇帝的允许,谁打开看过了,那跟找死没区别了。

“咳咳。”朱祐樘不自觉咳嗽两声。

陈宽急忙道:“陛下应该早些休息,快到晚膳的时间了。”

朱祐樘道:“不急,再让朕批阅几份。朕今天精神还不错……再给拿几份过来,没要紧事了吗?”

陈宽赶紧回头看了看韦彬。

韦彬拿了一份走过来道:“陛下,只有这一份了,是关乎到易州山厂的,说是主事之人一直都没有到任,很多事都耽搁了,尤其涉及到来年的木炭采办等事,都延迟了好久。”

朱祐樘道:“那是该安排个人接替了。毕竟唐寅人在朝鲜很长时间了。”

“那陛下,是否……”陈宽想问问,是不是要把人调回来。

话问了一半,陈宽又不再多说。

朱祐樘道:“唐寅有重任在身,从朝鲜回来,就会被调往辽东,且他是会带兵的,当初在辽东他就证明过自己。易州的事,你们有什么举荐吗?”

陈宽想了想,皇帝居然主动问他要举荐什么官员?

本来这事是不归他管,甚至吏部也不能草率决定,提督易州山厂作为侍郎级别的官员,是要拿到朝堂廷议的。

陈宽马上道:“刑部右侍郎李士实。”

当陈宽把此人提出来,连韦彬都不由看一眼。

到底提督易州山厂只是挂职的侍郎,还不是正职的,而李士实已经是正职的刑部右侍郎,为什么要让他去?给李士实降职?

“可以。”朱祐樘道,“易州的事,以后还关乎到西山的煤炭等事,是该提升一下了。侍郎不足够了,下一步……应该挂工部尚书头衔,以李士实的经历,他的确有资格胜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