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零八章 崔驸马的觉悟(2 / 2)

作品:《大明第一贡生

杨一清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凭什么以军法来论处这些在前线疆场上死战的将士?你要记住,如果他要召你去,你不必过去,我已替你请奏了战功,你现在要跟他割裂,而不是继续站在他一边。”

“哦?”崔元还有些迷惑。

此时张僩从帐篷外走进来,之前就有个影子在门口,显然张僩已经偷听了一会。

张僩走进来笑道:“崔驸马,咱家张僩,有礼了。”

“张公公。”崔元急忙行礼。

张僩笑眯眯道:“杨军门的意思,咱现在才是一体的,这一战是靠咱这两路人,通力配合所完成的。如果说保国公还想保住今时今日的地位,只有拿崔驸马您的功勋来说事,把你的功劳变成他的,所以崔驸马应该知道站在哪边才是。”

“呃……”

崔元显得很犹豫。

毕竟他不是大佬,在军中,他甚至连个偏将都不算,阴差阳错才有机会成为领兵之人,并取得功勋。

最初别人让他领兵也不是给他立功的机会,而是推他去送死的。

所以崔元面对大佬之间的角力,是显得很为难的,他并不想卷入其中,更想保持一种各方都不得罪的态度,但以他今时今日所取得的功劳,显然是不可能的。

杨一清看出崔元骨子里所带着的怯懦,提醒道:“将来想要令将士服从,上令下达,必须要有底气,此战的功绩便是底气。崔驸马也不必再给保国公什么颜面,因为此战之后,旁人只会知道有你崔驸马,而不知有保国公。”

“呵呵。”崔元继续苦笑,他不这么认为。

因为这几战,他都是在糊里糊涂之中获得功劳,有点不真实,觉得自己回到京城之后,这功劳就会被人给拿走。

正说着,外面又有高丕的声音:“杨大人,有保国公派来的信使。”

“不见!”

杨一清这次很不客气就做出选择。

“是。”高丕马上去传话。

张僩笑道:“崔驸马,您看到了吧?现在着急的是保国公,他今夜怕是会接连派人来传信,逼着让咱这些人去送死,而他则不紧不慢增援过来,我们只管等看他的好戏就行了。”

“这……”崔元现在连正经话都不会说了,眼神中带着一种无助。

俨然一个受气包。

不过在杨一清看来,这正符合崔元的人设,这可真是个第一次上战场的外戚,一时可以指望他以莽来收获奇效,但可不能指望他治军、安定军心,甚至是安民。

……

……

崔元惶惶不安回到了自己的军营。

面对麾下将士的问询,崔元选择了缄默不言,随后他收到了来自襄城伯李鄌的消息,而李鄌也在当晚后半夜抵达了关口,李鄌领兵抵达之后也是惊讶于鞑靼人被放走,但李鄌的心思跟朱晖不同,因为他跟崔元是绑定的。

功劳没有崔元大,料想至少也不会跟朱晖一样可能被问罪吧?

“崔驸马审时度势,看到局势不适合领兵追击,并没有刻意违背保国公的军令,等见到保国公之后,在下会替你分辩。”李鄌很热心。

崔元道:“保国公说今夜会领兵来驰援,但到现在都还没动静。”

“这个……行军这种事,或有阻碍,说今夜来,必定不会等到天明。”李鄌道,“不过现在来与否,差别也不大了,除非保国公准备继续领兵追击。从兵马粮草等事上来看,继续追的难度颇大,或不会采用。”

崔元问道:“那保国公会以此来问罪吗?”

李鄌笑了笑,没回答。

崔元道:“宁夏巡抚杨中丞对于追击鞑靼人这件事上,也不太热衷,将士疲敝人困马乏,于此时进兵河套只怕会遭来反噬。保国公领兵迁延不进,是乃错失战机的罪魁。”

“嗯?”李鄌愣在当场。

你个崔驸马,刚才还很窝囊怕被追责,怎么现在就开始反击了?

听你这意思,是要先下手为强,先参劾朱晖?

崔元问道:“襄城伯认为我说得有道理吗?还是说,你另有高见?”

李鄌往四下看了看,凑近问道:“这话,是杨中丞教的?”

“没有谁教,我说的是事实。”崔元显得有些生气道,“从开始,保国公就没打算与鞑靼人决战,听闻鞑靼小王子犯境于宁夏,他仍执意要领兵北上,而无往援之心,直到花马池一战的消息传来,他才不情不愿领兵前往,事情已过去十几日,他所部行军尚且不到五百里。这是一个领兵主帅该做的事?”

李鄌提醒道:“崔驸马,不是我说,这位保国公在朝中的关系很硬啊。听说司礼监的印公萧公公,暗地里跟他有不少往来,连朝中大臣也推崇他,陛下对他寄予厚望,甚至之前还入值上听处,连蔡国公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崔元道:“你是说,我不能对陛下参劾他?”

“您随意。”李鄌苦笑了一下。

你是谁,你是皇亲国戚,以前也从来不在朝中谋职位,你想参劾谁就参劾谁。

但我们这些靠治军混饭吃的人,可就不像你这么不管不顾了,我们还要为自己的将来,以及自己子孙的将来着想,谁愿意惹比自己官大背景深厚的人呢?

崔元打量着李鄌道:“可是我想得到你的联名。”

“啊?这……这……”李鄌随即就有点打退堂鼓了。

崔元道:“此战中,连襄城伯你也一直都在后方,关键的战事一场都没上,难道你自己都没责任?你到底是愿意站在保国公一边,还是愿意站在公义一边?”

李鄌听了直皱眉。

感情支持你就是支持公义,而支持保国公就是站在邪恶一边是吧?

换了以前,李鄌肯定是要挣扎一下的,但现在……

他很懂得选边站。

“在下自然也看不惯保国公如此恶行。”李鄌言辞有点斩钉截铁不留余地的意味,“此等怯懦无能之辈领兵,是乃大明将士的耻辱,若不参劾他,如何才能定军中威严?都有谁联名?在下愿意在其中联署一份。”

崔元道:“没别人,就我。”

“……”

李鄌有点无语。

你好歹跟杨一清他们站在一边吧?现在居然要我一个人跟你联名?你这是……把我往风口浪尖上推啊。

“你若反悔,我不阻拦。”崔元道。

“岂能如此?战事既已平息,就请崔驸马起笔吧。”李鄌决定当个“正直的人”,跟崔元出来挑头参劾朱晖。

崔元道:“那好,我这就书写参劾的奏疏,也请你多提点一番,有些事我还不太懂,如果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找人再回来参详。”

“别泄露此消息。”李鄌道,“保国公手上有重兵,怕他趁机报复。咱还是低调行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