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非洲创业实录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六十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2 / 5)

作品:《非洲创业实录

再者三国对非洲的定位完全不同,东非是把非洲土地作为国土看待,而锡格马林根王室领地不遑多让,毕竟利奥波德没了西班牙王位继承,能在非洲获得一片基业也算不错,而德国对喀麦隆的定位就是殖民地,开发大于掠夺,只不过现在掠夺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收益不及投入。

东非重点要获取的是化工领域上的技术支持,因为当前德国在化学领域独步天下,在德国土地没有大规模变化的情况下,德国农业飞速发展,甚至产量和沙俄相当,化学工业功不可没,而这是东非最欠缺的。

当然,如果能引入德意志人,那肯定最好,问题是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德国已经结束了人口大规模外迁的历史,毕竟锡格马林根在德国都招不到人。

黑森省和省会基桑市(基桑加尼)虽然处在刚果盆地,但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东部山地和南部高原区域实际上非常宜居,如果不宜居的话,前世基桑加尼也不可能短暂成为过刚果金的首都,成为人口接近七十万的大城市。

这也是卡普利维前来东非的目的之一,他本人是想把喀麦隆打造成为一个殖民地样本,而这就需要喀麦隆殖民地做出成绩,当然,喀麦隆问题是小事,和东非的合作才是大头。

1891年12月13日,东非正式和德国签署了《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在经济领域进行有限度的合作。

所以德国开发喀麦隆的难度可想而知,实际上在德国之前,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都在喀麦隆进行过扩张,而德国能后来居上,占领该区域也说明喀麦隆的价值并不算特别重要。

可即便二十一世纪,金沙萨发展成为人口过百万的非洲大城市,其周边依旧是繁茂的热带雨林,这一点和卡宾达类似。